清晨,大雾继续迷漫,夹杂着刺鼻的秸杆味,让人感觉到呼吸的困难,望着远方似雾似烟的秋景,孩提时代村庄的炊烟往事又浮现眼前。
那时乡村比较贫穷落后,家里生活做饭烧煤是件很不容易事情,买煤得找熟人、用票据,还得跑几十里到煤矿上起早排队,我就跟随哥哥一起拉过一次煤,带上干粮来回一整天,所以每年地里的秸杆都不会放在地里一烧了之,没事还到地里拣秸杆、拾干树枝,拉回家再将它们整齐有序地放在院中闲角落里等烧火做饭用。
早上,一阵阵鸡打鸣声过后,一缕缕轻烟从农家房顶上飘散,浓重的玉米红薯稀饭味回荡在院落,也散发在弯弯的街道上,院落里噼噼叭叭的烧柴声在作响,农户们在用秸杆烧地火烙馍,外焦里嫩的玉米面饼在火光中一块块生成,烫手好吃且实用耐饥,最后家里人还在余火秸杆灰下埋上几块生红薯,没多大功夫真正农家地火烤红薯就出来了:黄焦香甜、余热利用是余火烤红薯好处。
在家人的催促声和队里上工的铃声中走进田埂,薄雾浮在地上,轻烟缠在人身上,似仙境似幻境、清新而又舒畅。在炊烟中人们不慌不忙在田间劳作,锄地施肥,一派田园风光的美景。
时光如流,社会在不断前进,如今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人少了、田野里笑声少了,进城务工的人多了、秸杆闲置的多了、换季时节田野里烧秸杆的多了,浓烟四起污染空气的现象多了,田间地头设立禁烧指挥部的多了,街道上“谁烧罚谁”等笑人标语也多了。
在经济利益驱使的今天,秸杆还田、废物再利用因为各种理由已成为嗤之以鼻的笑话或闲话、大话、空话,而热爱大自然、盼望蓝天白云的田园风光更是人们在污染过后最大愿望,有时候这种边污染边治理、边进步边后退的理念会时时困惑着现代生活的人们。
又见炊烟,又见秸杆烟雾弥漫,一年又一年,让人思索发人深思。(马付国)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