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差不多三月中旬了,解剖楼前那棵树也已经不觉间长出了新芽。下午上神经科学的时候,那点绿就悄悄的,隔着两层窗户透了进来,嫩嫩绿绿的,甚是惹人喜爱。前些天,这里还是冷冰冰、湿漉漉的,让人还以为冬天似乎还想在南国多呆一阵子的。现在天气一暖起来,即便昨晚几阵冷雨的洗涤,那些憋足劲的叶子还是义无返顾的,一下子就萌出来了,翠绿翠绿的,在微风中轻轻的抖动着舒展着身子。最近心情一般,左耳的耳鸣似乎重一些了,伴着些可恶的蝉叫声音,心情顿时一下子就变得烦躁起来,上课也变得闷闷的了!而那点绿却恰如其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似乎很懂人呢,而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学时候学校门前的那片绿,大概的样子也是这个季节这个天气吧。
小学的时候学校正门靠近着一条水泥公路,可是早就百孔千疮了,雨天时候泥泞不堪,晴天时就漫天灰尘。那时候每天各种各样的车来来往往的,因此除了下雨天,整条路都是尘土弥漫的,白天开着车的都要打开近灯缓慢而过,车扬起的灰尘足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假如忽略地理、季节等等因素,外来人还可能误以为自己在北京呢。我们那时候是住宿在学校的,一周也只有周五下午才能离开学校,也很少能出去到校门那边玩,因此多大的灰尘也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如果你是我曾经的小学同学,并且已经患有慢性鼻炎的话,那可能就有很大的关系了。
那时候我们学校的门前种着两棵树,可是直到现在我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长大以后叶子是很大很绿的,它们就像俩士兵一样守在学校门的两旁。从教学楼的走廊看下去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用一个水泥的围圈围着,春天的时候就会长出嫩嫩的芽出来,即便灰尘随时会沉积在上面,却仍然遮不住那点看似脆弱的翠绿。往往在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于是就在走廊里大口大口的深深呼吸,也不管什么烟什么灰的了,那时候的作文经常提到春天的气息的,大家都说是很好的,但我却怎么也闻不出来,好像各种各样的味道都有的,就是没有清新的气息,现在想想估计很多同学现在都会患有鼻炎了吧。春雨也很受大家欢迎的,可是在我记忆中,那时候老师却不肯让我们淋雨,可能是担心大家都感冒了校医忙不过来吧,而且运气不好时还要给家长骂呢,因此老师只能在书本上给我们描述,让我们感受。现在我想,那时候全国所有的小学生写春雨都会是一个模样的吧,或者是课本里的,或者是作文书里面的。然而那点绿倒是真真实实的,大家都可以远远看得到,还可以感受得到。于是写作文的时候大家都写那两棵树,那时候很天真,大家写得基本上是千篇一律,都是怎么绿呀怎么嫩呀怎么可爱呀等等的,看得老师们都反感了。于是,找了个晴朗的傍晚,老师就带着我们去郊外踏青了,说让我们好好感受一下春天!那些时光总是美好的,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窄窄的田间小路、青青的山坡草地、淙淙的小河流水,还有落在电线上的吱吱喳喳的欢快燕子、红通通的夕阳、晚风,还有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我们……可都像是秋天的叶子,零零散散的飘落在我记忆的各个角落里了,只能在空闲时候才去拾掇拾掇一下,想拼成一幅图像却怎么拼也拼不完整,总是觉得缺少了那一点点的东西。那小小的东西,我想就是校门前的那片绿吧,但应该不是作文里头写的那样。
十几年过去了,我也远离了家乡,远离了母校,可是每年寒假暑假回家,都要经过母校的门前,都要经过那藏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绿。在我记忆里,那两棵树似乎在这十几年来从没有长高的,但是枝丫倒是长多了不少,绿蓬蓬、乱糟糟的,于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被肢解的后果,而后却又疯狂的生长开来,接着又是被肢解……周而复始,可是依然不知疲倦的生长着。我现在想着的,它们这么固执的坚持着,到底为了什么呢?从环境适应性这个角度看,这样做可以扩大叶子的表面积,相对增加有效光合作用生理面积(灰尘太多了)。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垂直往上长呢,事实上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但转过头一想似乎也不对,长得高了很容易受到大风的破坏,毕竟周边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树木可以作为共同防御屏障的。苦于没有找到更合适的科学证据,于是我接受了这个解释,虽然我自己不是很满意的,我心里总是想着它们这样固执目的是为了立起一道墙,一道绿色防卫城墙,想着把公路外面的喧嚣和学校里面的我们隔开来的!但是这样除了我的一厢情愿谁还会相信呢,而这也是导致它们年年被肢解的原因,因为从来没有人会这么认为的,人们只会把它们当做只具有欣赏价值的物品而已,而只要它们超过那个限度或者失去了某些价值,它们就会被肢解。也就因为这样,春天成了它们最完美的时候,因为那点嫩绿成了一届又一届同学们写作文的原材料,不仅能引起大家对脆弱生命的怜爱之心,进而成为学校推行尊老爱幼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榜样,还可以理解为展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埋头学习的经典标本。而到了秋天,它们就要无可奈何的被肢解了,有时候甚至提前到夏天,因为毕竟几乎没有人会在那乘凉的(那里灰尘多呀)。其实,我还知道它们固执的一个理由的,就是生命的本能和种族延续的力量,但是我想这理由可能会让大家以为等于没讲,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为好。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