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是一种人生态度。
当然,在这二十初几的年华里,谈“静”未免有点“少年强说愁”的滋味。毕竟,在这个年岁里,青春是张狂的。
张晓风说,青春美到,无论你怎样度过,都是一种浪费。
大学,是青春最美的子弹。18年前崇尚的自由、向往的爱情、憧憬的生活都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随时准备着扣动扳机,在最关健的时刻,射出最漂亮、最准确的一枪,从而演绎一场美丽的邂逅。不过,任何一种期待,都会在时间面前消失殆尽。当然,这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相反,这是一种成长。因为,人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都会慢慢地收敛自己,转而寻求内心的一份安静。
说到安静,那么就不得不说大学的图书馆。每天清晨,都可以看见图书室的每张桌子旁边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个学生,他们虔诚的表情里装点着这里的学风。图书馆,应该是每一个上大学的孩子都会去邂逅的地方,我便是其中之一。我喜欢钻进书架里,看着那一架架整齐排列的书籍,有一股欣喜。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必就是如此。琳琅满目,不知该选哪本好,权衡比较之后,倒不如站在原地细细品味,这样便可兼而有之。有时,看着看着陡然萌发一种激动,壮志昂昂;有时,翻着翻着瞬间就豁然开朗,拨开云霄见月明;有时……
当然,尽管书库里书籍数不胜数,包罗万象,但相比之下,我更爱阅览室。虽小却储藏着各类杂志且阅读方便。我喜欢清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能在阅览室里度过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哪怕它设在五楼,每次爬完最后一个台阶时,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喜欢这里的任何一本杂志。杂志里收罗的文章篇幅短小、信息丰富、价值量高,更重要的是通俗易懂。或许由于文科生的感性,我总能在这里找到某些心灵的慰藉。我喜欢随意从中取出一本书籍,然后坐在书桌上,带上耳机,听着音乐,细细品尝咀嚼。这时候,心灵是澄净的。阅览室向来是自我放松心灵的场所,每次走进来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心情,走出去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心情。无论是多大的烦恼、多郁闷的心情、多感伤的心境都会在这里瞬间得到释放,甚至激发一些灵感。如果说,生活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在阅览室的所有时光便是。我想,大学毕业以后,最怀念的应该就是图书馆里的阅览室了。出了大学,应该再也没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盛放自己的心灵。虽说“心静自然凉”,但这种大智大慧的境界属于长者——不被环境束缚、不被生活困惑。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这是远不能及的。我们所能澄净自己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一个安静的角落,安放自己的心灵,而图书馆就是最适合的地方。
有人说,学文化就像吃猪肉,长得肯定是自己身上的肉,绝不会是猪肉。这个比喻很滑稽也很嘲讽,但很实际。在图书馆里看书,增长的肯定是自己身上的知识,绝不是书的知识。虽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当然,除了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会安静处事。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让大多数人们每天疲于奔命。不信?你看,那马路上匆匆忙忙的脚步,有谁停下,看一眼周围的风光?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生活所迫。确实,但一个人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有一个安静的心,只有静,你才能看得清周围的人与物。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静”是必要的。静,并非沉默,而是学会泰然处之。而,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净化”,去掉“杂质”,沉淀“精华”。
一直以来,都很感谢在图书馆的日子。对于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里是最美的地方!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