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文章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亲情文章 > 正文

熟悉——只要是弥留的珍贵,都是文字的每一束光芒。

时间:2012-05-28  阅读:1094  作者:稚孩

灯光布线很散,散开了他落寞的明显。

-------那个老人。

没有华丽的开场,只有纷飞白雪的铺垫,不大的农村,呱呱坠地的哭声震撼了原本宁静的生活,也许是一份特有的热闹。但是,她只是一个弃儿。

他,与所有的农村男人一样,彰显独有的一份憨厚和黑瘦。不经意的一瞥,瞥见了一生让他牵挂的容颜。他抱回了她,也注定了一生的疼惜与照顾。他对所有人展现他的幸福,抱着她讨百家衣,在饭后逗她笑,每晚,在为她裹紧冬被,放心入睡。那年她刚出生,他五十岁。

岁月不算匆忙,只是痕迹太浅。正午的石头小路,凹凸不平地倒影着蹦跳上学的她,背后是憨厚但不矫健的男人,微笑注视停留视线里的她。他很满足现在的幸福,他以为生活可以这么美得地继续。那年,她五岁,他五十五。

时光的脚步猜不透,只怕忘了回看那个身影。夕阳总是唯美但充斥落幕的惆怅。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撞见了一对夫妇,她们说,她们是那年弃婴的父母。女孩吃着糖,那是老人卖柴火得的工资付的。她不懂外边的三个人的言语,她只知道,两个陌生,一个熟悉。那年她六岁,他又老了一个年度。

事实不美,凸显惭愧。女孩的父母当年同样不舍,只是生活的困难,让他们选择了让孩子幸福。当年,他们亲眼看着老人幸福的抱着孩子回家,他们相信,他会给她幸福。多年的思念,让他们有了努力的动力,现在的他们,有了让孩子过得好的资本,于是,回来了。他们说,感谢老人的多年悉心的培育。并且愿意把老人接到城里一起生活。原本多么美好的一切,但是老人拒绝了,他不愿意离开女孩,但是她的父母能给她的更多,更美。他也不愿打扰他们的生活。所以,他答应让他们带走女孩,不用任何的谢意,因为同样地,女孩也给了他很多的幸福。

女孩吃着棒棒糖,被陌生的两个人牵起手,少了粗糙的厚实,女孩不习惯,甩开了。父母尴尬的愣着,手停留在半空,雪花片片落下。老人第一次对女孩发火了:”你不能这样,丫头,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你以后要和他们一起生活,要听他们的话。”女孩惊到了,他生气了,一直相依为命的他对她发火了,她不知所措。糖掉了,她说:“爷爷,我的糖糖掉了,我们再去买糖好么,走吧。”女孩试图和老人离开,但是,他拒绝了,“以后爸爸妈妈会给你买糖,给你穿漂亮的衣服,给你盖被子………。”老人说着,脸湿了。

女孩惊讶的看着老人打湿的眼角,很乖的说:“爷爷,我和他们走,你别生气,丫头会很听话。”

就是这样,女孩在记忆朦胧的年龄离开了那座宁静的村庄,辗转开了那昏暗的灯光。

城市也许灯光闪烁,亮丽繁华。但是女孩不习惯,每天早上少了爷爷呼唤的亲昵,多了闹钟的刺耳;上学路上没有大手牵小手的温馨,多了每天不停止的尾气排放;早餐少了朴素甘甜的清粥,多了高蛋白油腻的荷包蛋;女孩觉得一切都变了,即使父母很疼惜,但少了一些东西,那是她说不清的缺失。但是小年纪的她,记得自己的承诺。

时间会让人成熟,但褪不去那份深沉的爱与被爱。19岁的丫头,一直很听话,一直很乖,也早已习惯了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和生活。但是命运总是包含喜剧的一丝成分,在关键的时刻,会让曾经拥有但隐藏的情感疯狂决堤。她要赴另一个城市读大学了。这时候的情感总是容易一处迸发,她不舍父母,不舍这个温暖的家,不舍这个熟悉的城市。记忆勾勒熟悉的画面质感,这一幕,似曾相识。

是的,一切恢复地那样自然,那样猛烈。儿时的那一次离开,走的天真,离开的承诺,背后是那样一份深沉的不舍。她对父母说,她要回去,父母欣然答应,那毕竟是难以取代的一份熟悉。

摸索记忆,回到了那个小镇,堆砌的城墙填补了记忆的空白,又是一个雪的国度。一路的熟悉,原来一路都有他和他的身影。还是那个低矮昏暗的农村小屋,那种特有的气质依旧与脑海片段吻合。轻叩房门,是虚掩的。一切多像电影里的重逢,只是她不再是蹦跳天真的丫头,他不再那般矫健的可以追随着她的脚步。那个灶台,破旧熟悉不是么,坐着烧火的老人正是心里牵挂的不是么。轻声唤:“爷爷。”简短但不紧凑的两个字,点点滴滴浸透老人13年的无悔等待,老人背后不自觉的一颤,转身回看,岁月可以让人面目全非,但是丫头的呼唤还是那年一般的亲昵。

相关专题:文字 珍贵 熟悉 女孩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