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纸谱》中记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造纸的原材料均取自天地之间自然生成的纤维,因此纸便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美。它的美,体现在处处流露着的天然痕迹,体现在它的本初与纯真。
纸片轻落于指间,那未曾被人为雕琢的经纬与脉络跃然纸上,隐约可见。那一纵一横、深浅不一的美妙线条摒弃了世间所有的刻意,浑然天成的美学意象充斥着纸的每一寸角落。字落于纸上而成文,纸装订成册便成了书。尤其是不同的纸质从肌理方面表现出的光滑、白净、粗犷、典雅和怀旧等多种感受,使纸质书的本身就成为了一件绝美的艺术品!
纸在具有柔美、易折、易碎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其强烈的物质感受。纸的柔美,使得翻阅间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纸的易折,又让人们在顺畅阅读的同时有了稍作小憩的惬意和从容;而纸的易碎,更让读书人在手捧一本纸质书时,感受到了它的珍贵与厚重。你拥有了一本纸质的书,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它的全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只有纸质书才具有收藏的价值。
初识一本书,给读者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视觉感受。它的形态,它的装帧,它的色调生成了我们的第一感官印象。从封面到扉页到目录再到正文,我们的视线随着书页的翻动一步一景,好似游历江南之园林,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体验,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以及翻动过程中富有变化的书籍形态的呈现,充斥着我们的视线。这是一个生动的阅读体验过程。视觉元素在书籍版面中的分布以及他们的大与小、繁与简、详与略、明与暗的关系随着视线的推移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书籍纸张不同的肌理性格,不同文字字体不同的体裁风格,以及形形色色的图像内容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翻阅一本纸质书籍,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窸窣的“书声”不绝于耳系。那“沙沙”作响的声音如同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跳跃在读书者思绪的五线谱上,与书中的内容共同演奏着曼妙的乐章;又如同自山谷中倾泻而出的潺潺流水,与山中的美丽风景交相辉映,让行走在其间的读书人心旷神怡。书的声音伴随着读者阅读的时时刻刻,贯穿了阅读的始末。可以说,没有“书声”相伴的阅读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缩小了“读书”这一概念的外延范围。
读者在阅读一本纸质书的同时,并不仅仅是用眼睛浏览书中的内容,更是在享受一场淋漓尽致的视听盛宴!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