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空闲下来,就爱想我的儿子。
我每天都和他在一起,还是想,每天上学送他,放学接他,回家还是亲,今天早上突然有了点感悟。每天送他上学,进到幼儿园的大门,他都要我带他再向里面走一走,到他们每天饮食清单那个位置告诉他今天吃什么水果,其实,每天我都会提前告诉他今天吃的是什么,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每次告诉你了,你还是要我每天都送你到那个位置再告诉你一次呢?今天,我突然懂了,是孩子也舍不得和我分开,他希望我每天每刻都陪着他,他也会想我,因为,每天送完他去学校,他都会回过头看着我说一句,爸爸:“你要早点来接我”
其实很多的孩子都是要到自己也为人父,为人母,到而立之年才能去试着读懂自己的父母,其实,孩子自己不知道,自从你们降生的那时开始,你们就是父母愿用一生去读的一本爱的书,每一本,每一页,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父母都不会错过。
我的脾气不好,以前也不懂事,经常认为父母并不懂我,还总是把他们对我的殷殷期待当成是唠叨,而用伤人的话语顶撞回去,现在看来,这对他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而这一切我的“懂得”,教我懂得的是我的儿子,在我读我的孩子这本书的时候,我读懂了我的父母,好久,我没和他们吵架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对。
谢谢你,我的孩子。
昨天晚上吃饭,孩子的爷爷拿了他的筷子,他就用勺子吃,我就问:“你的筷子呢,都这么大了怎么还用勺子吃呢”我儿子就指着他爷爷的鼻子说:
“他拿了我的筷子,让我吃不成的”。这一刻,我想到了,以前也经常这样和爸爸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我问孩子:“他是谁啊?”
“是爷爷”
“那你要怎么说呢?”
“是爷爷拿的”
这时,我从爸爸的眼里读到的是一闪而没的欣慰,他可能觉得他的儿子也懂事了。
这一刻,甚至以后,我的儿子应该都知道该怎么和长辈交流了,他很聪明,我一直深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父母的关系开始僵化,上大学的时候总是两个星期不打电话给他们,都是他们想我的时候打电话给我,语带埋怨的说怎么不给他们打电话,其实我每个星期都想打,但是都是想要钱花的,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差,虽然我花钱也很厉害,但是我确并不想一打电话给他们就是要钱,于是就死撑着,妈妈懂我,于是就主动说,又给我寄了点钱,别乱花就行,知子莫若母啊。后来我大学毕业,因为学习不好,没有升上本科,就早早的追随父母来到了广州,并且一呆就是8年。
细想这8年来,人生经历可算丰富,但是一事无成,爸爸老了,而这8年伴随他最多的确是我带给他的一声一声的叹息,我们的关系变的沉默了,妈妈却多了唠叨。
可是起码我明白了,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只要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就可以这样如此简单的期待。
父母老了,我长大了,可是我没有赡养老人的底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的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当我们年少轻狂的时候,父母告诫我们要做个稳重有分寸的人,而年少无知,戳跎岁月,从没在乎过父母的淳淳教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伴随着父母的一声声叹息长大,父母老了,脸上爬满皱纹,然而当我们也开始读懂父母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赡养他们么,他们等得了吗?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