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细心观察过小巷里的动态,依然常去那里买蔬菜水果,却没有了往日那种纯属“闲逛”的心情,变得有点“功利”了。小吃店的生意依旧红火,老板依旧热情,小贩们的吆喝声依旧富有地方方言特色,摩托车,小汽车以及自行车也依旧纷纷在狭窄的巷子里与行走的人们争夺通行空间。一年的时间,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显得一成不变,我也还是在那地上充斥着烂菜叶子看上去不那么美观的巷子里购买着基本生活资料。或许我错了,巷子里一定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新搬到附近的居民来这买菜,譬如商贩的子女又长高了,譬如他们的收入增加很多,每个商贩每个居民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不为我所知,我看得到的仅仅是物价的抬高或降低,或是不同季节上市的氺果蔬菜不同。大概只是因为时间短,巷子整体的变化不那么明显罢了。
如果不是妹妹提醒,我根本不会想到去巷口那家早点铺去吃早点,因为懒得走那么远的路去吃我并不感兴趣的早点。然而尝试一次后发现那家的早点真的不错,终于让我对这附近唯一一家比较正式的早点铺有了好感,也督促我早上早起去那吃早点。
我每天早上七点多到达那家早点铺,发现早上的巷子还算安静,很多店铺还都大门紧闭,有对夫妇在巷口炸油条或油饼菜盒,不过生意不怎么好,人们大都去了他们后面那家早点铺,旁边有个别卖菜的商贩在自己的摊位准备一天的开张生意,还有少数的人穿梭在巷子里来来往往,有的是去吃早点有的是上班经过这里,此外还有手推着小车不知道卖什么东西的人走动,到是小车上附带的大喇叭里传出的流行或非流行歌曲传进人们耳朵,让清早的巷子变得不是那么安静。话题还是回到早点铺吧,来这儿吃早点的人还是挺多的,这样的声音很常见:
“老板,来五根油条,带走”
“五根油条”,在门口收钱的老板娘冲里面的人喊道。
“来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在这吃”
“老板,来两根油条,切好带走”
“来一碗稀饭一个油饼”
在这吃还是带走?”“在这吃。”
“我要一个鸡蛋一晚稀饭,一盘小菜,在这吃。”
……
早上起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顾客与老板之间买卖的声音,听多了会觉得枯燥厌烦,而有些声音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温情。那些买的较多且带走的,多半是中年以上的顾客,他们可能是来给家人买早点的,有的是父子俩一起来这吃,也有情侣们来此,当然更多的是像我这样一个人来吃早点的,也有中学生与老人,男女老少各类人马都在一天开始聚集于此,似是属于“巷中巷”。
这样的一个早点铺,让附近的人们早上起来有了填饱肚子的食粮,为即将开始的一天做好了准备,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而民又以食为天,理所当然这个店铺在这里显得重要。正是这个仅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店铺,让早上的巷子充满了活力,仍然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动静结合。现在,我居然克服惰性习惯了去那吃早点,因为去那来回走的过程就是一个放松身心的过程,我故意放慢脚步利用早上这点时间去散个步,工作再忙碌紧张也该有所放松,一天之中该有一阵子完全忘记工作清空头脑里的一切杂想,呈现一种空白状态,最好走在路上都想莫名其妙地笑,无所事事的开心。说到开心,我不得不说下我在巷子里买水果的一次经历,有次我在一个大婶那买了点香蕉,她算账居然给我精细到了分,好像是五块三毛六分钱,她给我要五块四,我说给她五块三,那几分钱就不要算了,没想到人家直接来了一句:“你们学生不是讲究四舍五入吗?”这话当时就把我给噎住了,这个大婶太有才了,果然是做生意的。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