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静,静,能让我有心情去寻觅人性最真诚、最善良的那面。即便在我独自沿江散步,那怕是那般心不在焉,眼光里总能寻找到触及麻木心灵的闪光东西。
早想提笔抒怀,眼眶却填满泪珠,抬头眺望校园,军训早已散场,操场空空荡荡的,可教官们高亢带点威胁的声音停在操场上,如此时我的灵魂,即便空无一物,那老人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晃。
夜深了,街灯亮了,我敲打键盘,想记录下清晨的那幕。
记得暑期的一个早晨,校门口便停着一辆货三轮,旁边站着一位70多岁的老阿婆。车上放着豆浆、油条及豆花。还有两个小纸盒,一个装满食用袋,一个装着卖豆制品挣来的一元一元的钱。老人身体单薄,还显出点精干。黑黄色的脸上,透出温柔和刚强。清晨上班的人,陆续向她和她的三轮车走来。她慢吞吞的给大家装油条,打豆浆并放上吸管。她老态龙钟的动作,已经不能满足大家了,很多人呆在那儿等,有的干脆自己动手索要自己的东西,然后装上袋子,再把钱自觉放进装钱的纸盒里,老人从来不看你拿多少,又放多少钱,总是不停地说:“乖乖,自己装,你还有吸管没拿哦。袋子在这里,各人拿哦。”人们总默默地拿着自己需要的早餐,然后悄然离去。
我呆在人群里,心里纳闷:这位七十多岁的行动迟缓的阿婆,早该在家里休息享受天伦之乐了,怎么大清早还买豆制品,而且还拉一个货三轮?豆制品的制作程序复杂而精细:早晨四五点起床,把泡过的黄豆电磨出来,过滤,熬开成豆浆,豆浆还需加工成豆花。油条等煎炸品得把面粉用水搅匀,放油锅里炸。不知道要耗费老人多少时间?
等大家买了早点散去时,我走近问她:“婆婆,你怎么做这些事情?年纪大了,呆家里不好吗?”她看了我一下,又低头为我装早点,她说“有什么办法呢?我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的人,他还需要我去照顾哦。我还得把他弄来吃了,安顿好才出来哦。我不做这些挣点钱,我和我那瘫痪的老头吃什么呢?”是啊,七十多岁的老阿婆,早该家里休息了,可还得在天寒地冻,炎热的四季,风雨无阻,步履蹒跚的推着货三轮四处卖这些利润微薄的东西,很是凄苦。
可是,从那天开始,她天天在学校门口买早点,帮她的人越来越多,不上班的人群里,走出了好帮忙的阿姨们,她们帮她打豆浆,帮她买油条,帮她收钱,并不停的和她聊天。她那疲惫的脸上重新绽放出微笑,她还不停的说:“你要食品袋就拿,我明儿再给你带点来。”
大家帮她卖早点或者自己拿早点的场面,在校门旁的树荫下演绎着,老阿婆用她风烛残年供养她的瘫痪老伴,感人又发人深思,我无声地看着一切,每天也买上一根油条,一袋豆浆,然后乘车上班。
一根油条,一袋豆浆,躺在办公桌上,如讲述一段深邃的人生故事,不用去述说,却搁放在心里,让我在混杂的人群里,能看清交往的方向,坚强的踏着自己的灵魂走路。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