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雅赋网 > 人生感悟 > 感悟人生 > 正文

我们的幸福,哪儿去了?

时间:2011-08-31  阅读:537  作者:mhterminator

不论我们处于何等优越的境遇,我们已习惯于用“还行”或是“一般”去描述着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属于我们的谦逊低调的风格,还是因为我们真的在离幸福远去。小时候,幸福如同朋友伴随着我们,形影不离。一晃,我们告别了那种“屁颠屁颠”的状态,长大了,可幸福却不见了行踪,让我们无处寻觅。 我们的不幸福归根结底来自于哪里?高中时候,天真地认为考上大学算得上“金榜题名”,将幸福的不得了,而真正步入大学后,它又给我们带来多持久的幸福呢?我们怀疑自己被大学上了,幻想着有朝一日的逃离,认为工作或许才是幸福的开端。而进入工作后呢?我们厌烦着工作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喜欢工作所带来的物质远远超过了工作本身,慢慢的,我们曲解了生活的意义。转眼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把没车没房称之为“裸”,认为那是不体面的,就如同光着身子站于人群,羞怯的,卑微的,痛苦的。可这种尴尬的时候总会过去,我们迟早会走过“裸”的年龄,给自己套上件得体甚至华丽的“衣服”,有着房,开着车,我们以为正驶向幸福,而且离它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可结果真会是这般吗?

貌似我们真的很神经,总和这到手的幸福过意不去。我们也习惯于把人的不幸福归结为人的本性,一种称作“欲望”的东西。是我们的贪心所致吗?是无止境的欲望在作祟吗?的确,欲望是手铐,是脚镣,更是魔鬼,我们的欲壑难填正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深渊。但也许这只是表面原因,我们该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认真地去反思我们不幸福的真正原因。 也许,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我们已习惯于了攀比。而正是这些不断的攀比,才让我们产生了一层又一层的欲望,比如对金钱的更多控制,对权力的更大需求。社会学中人被定义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生活的网络,可以称之为“圈子”。有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我们会与圈内人进行着攀比,特别对自己最熟悉的“小圈子”犹未在意。我们给自己设立着标准或是定位,想着让自己成为一个这样或那样的人,并预期着若是达到了这些定位,便获得了幸福。而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永远不会达到自己的定位,则始终不幸福;二是达到了自己的定位,获得了幸福。可这种幸福具有持久性吗?我们只是获得了短暂的幸福,我们很快适应了眼前的环境,喜悦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消褪,我们马上跳出了自己原先的“圈子”,近而又跳进另一个“圈子”,再进行着攀比、再跳出、再跳进••••••反反复复,一如既往。我们和幸福离得很近很近,近在咫尺,却永远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窗,让我们无法企及。

如果这个问题再较真地往下思考,也许我们会这样发问自己:人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在金钱、权力、物质等层面进行攀比,而不是爱心、责任心、功德心等层面呢?即使在金钱、权力、物质的比较,那为什么不选择谁金钱少,谁权力低,谁物质匮乏作为标准呢?我们以这种“多、高、丰富”作为攀比的标准,或许你会底气十足认为这不关乎你的错,而把这理所应当地归结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扭曲,认为是社会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原因而是缘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习惯于用别人的眼光去衡量我们自己,努力着与社会大众的评价标准相贴近,即便是心里有太多不赞同或是不情愿,也要完美地伪装好自己去迎合别人的喜好,从而忽略了自身内心的真正追求。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总是战战兢兢活着,也许只为得到他人或社会的一个“好评”。这貌似是社会的错,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扭曲,包括我。 我们希望对得起所有人,最终对不起的是我们自己。在如此的商业时代,我们确实有时该停下脚步,认真的去思考生活的意义,真是简单的“生下来,活下去吗”?亦或是只为金钱物质而活吗?人一旦被物质化,则一定会被自己的虚荣心所控制,则会越走越累。

相关专题:哪儿 幸福 攀比 物质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感悟人生生活随笔人生哲理励志文章心灵鸡汤人生格言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生活感悟人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