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短篇散文 > 正文

流连年味

时间:2011-01-17  阅读:719  作者:风在下

“大人盼插田,孩子过年。”在我的家乡,有着浓浓的年味;过年,是孩子盛大的节日。即使长大成人,大家也都长久地流连于年味。

“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备腊肉,二十七蒸粑吃,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抱着骨头啮。”家乡的顺口溜道出了年前人们辛勤的准备,满心的喜悦。

其实,年味的酝酿远早于腊月二十四。在过小年之前,家家户户都已经杀了年猪,腌制了腊肉;还准备了家乡的特产豆粑(一种用米、黄豆、绿豆等为原料做的摊成饼后切成条状晒干储存的食物);做了米糖(用炒冻米和山芋熬制的糖混在一起压后切成块状);炒了瓜子;为孩子准备好了新衣服和过年玩的炮竹。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大人高兴地勤快地忙着,孩子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在晴好的天气里,大人们早就着手“洗邋遢”了:家里能洗的东西必定全清洗一遍,屋子的灰也全部用特制的大扫把扫一遍——总之,每家每户焕然一新。按大人的说法,过年就得有过年的样子。

到了二十四(家乡的小年是二十四),年味集中预演了一次。在腊月二十四的黄昏,家家户户带了祭品,到供奉祖先牌位的厅堂里去,放炮竹,烧香,恭请祖宗回家过年。弥漫着香气的空气里,是大人们热烈的交谈,谈谈这一年的收获,谈谈这一年年货准备的情况,当然也谈还账的情况。按大人们的说法,过年是一个“关”,这个“关”是一个总结,看看各家在这一年里收获怎么样。每家都尽可能地准备更多的东西,以接受邻居们的检验。所以,大人们又有谚语说:“过年忙不富,正月吃不穷。”这样不言而喻的比较,大概是大人们不及小孩愿意过年的原因吧。

过完小年,每家仍在准备年货。白天要到田地里给麦子给油菜锄草,晚上就要忙到很晚才可以休息。不过,大家都很乐意。那几天,空气里满是各种食物的香气,让人沉醉其中,准备拥抱这让人着迷的节日。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虽然很怕洗澡,但一定会在二十八那天把自己洗干净,因为到了二十九再洗澡,那就是“二十九洗小狗”了,而三十那天,该穿上新衣服,享受节日的馈赠了,哪有时间洗澡呢?

终于等到三十那天了,但人们却不急着过年。早晨,家庭主妇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男人们对年货做最后的检视,以便在三十上午去补齐不足部分。孩子们已经开始放炮竹了。各处响起的零星的炮竹声,宣告年已经撩开了它喜洋洋的面纱。吃过早饭,孩子们要跟着爸爸去上坟。在我们老家,清明节是一个固定的上坟的日子,过年那天也是固定上坟的日子。我曾经问过大人:“二十四已经把祖宗接回家过年了,三十再到坟头烧香,祖宗能享用香火吗?”大人们却不回答,只管让孩子们跟去。我也不便多问,就算一次早早的春游罢了,就算一次家族、邻里的集会罢了。

好容易吃过中饭,但年还没有真正开始。大家都沉住气,似乎在过普通的日子,孩子们再着急也只能等。等到什么时候才是年的正式登场呢?如果你看到哪家贴对联了,那么,他家过年就正式开始了!红红的对联宣告了年的到来!这时候,如果你到贴了对联的人家去,他家一定把你这个近邻当做贵宾,送一碟瓜子给你,抓几颗糖给你!贴了对联,家家户户搬出祭品,在各自的大门前祭拜天地,感谢上天给人们的眷顾;然后把祭品端进厨房,祭祀灶神,希望灶神回天上过年时,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给全家降福。隆重的祭祀仪式过后,每个房间都亮起了灯,一串长长的炮竹宣布过年大餐开始,这是孩子们的胃等待已久的时刻。餐桌上,食物足够丰富,平时难得一见的东西,年饭桌上都有充足的数量。餐桌上的家人,似乎也变得非常客气,劝菜、陪酒、相互祝福,一家人喜气洋洋,和和美美。孩子们抱怨的是,胃怎么那么小,还有满桌子菜的时候,就已经吃不下了。

不过,孩子们也不会遗憾,虽没压岁钱(家乡当时还不兴给压岁钱),但吃过年饭就可以穿新衣(可能是担心吃饭弄脏衣服),年饭后的游戏更是魅力非凡。孩子们打着灯笼,或者拿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去玩,赚几口袋瓜子、糖果回来,然后就是捉迷藏、斗鸡等长玩不厌的游戏。至于玩到几点睡觉,家长从不干涉。那是真正的狂欢。大年三十,是年味的集中释放,是年味的高潮。

相关专题:孩子 过年 人们 准备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