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河西走廊,走进戈壁滩,离开高速路和铁路,看到的仍然是茫茫旷野一片荒芜。
可在一千多年前,同样在这里;一个受命出塞来凉州的古人却看到了别一种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能在荒漠里看到这样的风景,并把它写出来,自是不凡。
这之后,他寄情山水;于山水田园中,悟见了人生真谛,等于是搭上直通车,直逼禅境。
佛是一种觉悟,悟道后脑洞大开;亦诗亦画,佳作连篇,篇篇叫响,很多成了传世之作。
他的山水田园诗独占鳌头一千多年,直到今天。
最初做官,雄心壮志,老想干番事业。
后来,做的洒脱了,忽而衙门,忽而山水,常常隐居不出。
诗人做官,在唐朝是很平常的事;不过,做得顺溜的并不多;好些个著名的诗人,就因为做官,把脑袋给做掉了。
他做官当然也碰到过风险,险些人头落地。
安史之乱,他被安禄山抓了壮丁;战乱平定,他被下狱,论理当斩。最后没死,是因为他当时写下的一首四言绝句《凝碧池》,成了救他一命的铁卷丹书。诗是这样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表明了他对大唐皇帝的忠心。
晚年,他的官做到尚书右丞。
右丞不是副丞相,唐朝不设丞相。
右丞分工是监察几个部机关的工作,从四品,级别高,没实权。
官儿不很大也不算小,相当于如今副秘书长之类;由于在尚书这样的国家机关,应该算个副部级。
手上没有印把子,自然没有掌控审批这样的业务;这倒给了他方便,到处走,不坐班;游山玩水,吟诗画画;衣食无忧,书写自由。
他同当朝宰相王玙住一条街。
王玙诗文不入流,没见这方面东西留下来,有关传记的材料极其简单。有一点却是明确的,喜欢给人写碑志;就是人死以后的悼词,古人往往刻在石碑上,所以称碑志。要付钱,价码不低,属于生意范畴,真正的作家诗人大都不屑一顾。王宰相官大,找的人多,生意兴隆。
一次,有送钱者,错走他府上,他看也不看,手一挥,说:大作家在那边!
鄙夷之至!
作家就是作家,以书写为乐,其他都不打紧。冠予一个“大”,某种场合是恭维,大多数为调侃。这里直接是瞧不起。
尚书右丞,他干了不到两年,最终辞职,离开长安;在终南山下,一个依山傍水的地处筑屋而居。那篇名作《终南别业》,正是在这里写下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真放下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