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日记

雅赋网 > 心情日记 > 随感日记 > 正文

悲秋

时间:2017-08-22  阅读:371  作者:subinglai

悲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悲秋诗,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

秋天到了,正好经过你的家乡,我不由地想起了你的《九辩》,你的风流儒雅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悲秋的情绪,是一致的。

你的家宅虽然还被保存着,但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你。

他们不研究你的《九辩》,却乐于谈论你的《高唐神女赋》。

《九辩》说的,是文人不遇;而《高唐神女赋》,说的是男女欢会。所以,杜甫认为后人对宋玉的认识,并不全面。

那么,为什么杜甫要这么说呢?是因为,杜甫自己的境遇,和宋玉有相似之处,虽有报国之志,却无用才之机。

年老体衰,国破家危,触景生情,难免落泪。

不过,文人和政客,是两回事,当官不一定遇,不当官也可能遇。

我倒觉得,宋朝的辛弃疾可以算是不遇。

辛弃疾本为武将,原属山东抗金民间武装,后归顺南宋朝廷,一生以收复北方为志。

只是南宋朝廷,已成偏安之局,大环境不行,所以辛弃疾才无缘上阵。

辛弃疾也有悲秋之作: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愤怒之后的冷静,这是忧愁之后的豁达,没有实际的体验,不能发此声。

总而言之,悲秋是可以的,但悲秋的意境,却未必相同。

相关专题:杜甫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日记大全心情日志心情随笔幸福日记快乐日记感伤日记难过日记无聊日记思念日记感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