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总结
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7月的盛夏¬——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美的你们。2017年7月2日“团心倾民乐”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茂名高州大坡镇第一中学,开启了“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征程。
在这下乡的期间一直是阴晴不定,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下雨,到处湿漉漉的,很是烦人。但是,大坡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在去下乡基地的路上,连绵的山峰,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碧绿的湖水,山上浓厚的雾气。山的那边还是山,望不到边际,还有在学校望去山腰上的瀑布。
到达基地后,我们给我们的宿舍来了一次大扫除。我们住的宿舍是初三毕业生的宿舍,中考完刚好宿舍就空出来了。虽然住宿环境有点差,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环境变得好多了。
我在队伍里担任的是新媒体组组长,这份差事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新媒体组的工作真的挺幸苦的,晚上熬夜赶稿发稿是常事。前期我对新媒体组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工,安排好组内组员的工作,并将一些注意事项通知下去。计划总是会赶不上变化,在下乡期间新媒体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很让人头疼。黑夜就是新媒体组的主场,大家奋战在电脑屏幕前,敲打着键盘,时间一分一秒的逝去……当然啦,最惊喜的是有夜宵吃!
新闻稿——新媒体组的特大难题。
可谓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身为组长居然不会写新闻稿,是不是很搞笑。在出发前的日子里我琢磨了很久,一直在学习怎么写新闻稿。可是,看来看去都是些很理论的东西对我没有多大帮助,直到我在三下乡期间开始写新闻稿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新闻稿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一开始我借鉴了去年的新闻稿,大致的模仿写出了我的第一篇新闻稿。然后我就去请教一下别人,帮我修改修改。当时我的稿子第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了第一人称,而新闻稿一般是使用第三人称来写的,这也是我在写稿的过程中第一个学到的。在不断修改之后,我的第一篇新闻稿终于完成了。学会写新闻稿是我在下乡期间学会的第一件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更没有写过,一直担心自己会写不出像样的新闻稿,看来是我多虑了。
新闻发稿网站——问题多多。
新闻的发稿网站去年留下来很多,可是大部分都失效了。特别是一些发稿成功率高的网站真的是所剩无几,一些大网站投稿要被采用真的是难上加难。有一些投稿网站也设置了每日投稿限制,这给我们的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也就要求我们稿子的质量要过硬,不能写流水账,要有内容要有意义。这给我们新媒体组的工作又增添了不少负担,所以每天队员的的心得我们都要过目,只把优秀的心得挑出来做修改然后才发到各自负责的投稿网站上去,这样子质量有了保证被发表出去的成功率也会提高,不过新媒体组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对于中青网的发稿格式和要求十分繁琐,但是能够发表一篇在中青网上也值得了。前几次投稿都是因为格式和要求不符合等问题被退回之前投的稿件都被如数退回。后来我们看了看在中青网上发表的文章后发现,我们可以尝试去投组图,镜头中的三下乡。这次我们仔细的阅读的投稿的要求和格式,将一组我们队伍出去调研的照片附带文字说明按照要求投稿到中青网。经过“漫长”的等待,队长告诉我过了组图的稿件过了一审。这个消息很快就炸开了锅,成为新媒体组乃至全队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终于通过了二审,我们的稿件终于被中青网发表了!虽然在其他的投稿平台上没有很高的发稿量,但是在大网站上中了一篇就如同中了彩票一般。在后续的发稿工作中,组员们也找到了几个相对容易发稿的平台,这些发稿平台一天有10几篇能通过审核并且发布。宣传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万事开头难,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微信公众号推文——记录下乡期间的大事件。
学会制作微信公众号推文也是我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学得的另一项技能。在前期准备期间,我就已经接手队伍的公众号了。怎么做推文呢,我去请教了很多做过推文的人,向他们取经。做推文最重要的是内容简练和内容排版,排版的这就得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了,又要使得大方美观又要方便读者阅读。从选择边框到选择卡片,从整体布局再到细节,一篇好的推文需要很多次修改和调整才能诞生。发表之前总会反复检查推文中是否出现了错别字,图片有没有放错位置,标题是否能吸引读者眼球等等……
文娱汇演——汗流浃背,排练GO!GO!GO!
说到文娱汇演,肯定少不了我的份。文娱汇演要表演的节目是齐舞《告白气球》,总共12名队员参加。排练的时间很短,而且参加演出的队员大多数没有舞蹈功底所以学起来会特别吃力,而齐舞《告白气球》是男女两个人搭档来表演的,这也增加了很大难度,因为要很多动作需要搭档配合才能完成,需要时间去磨合才能有默契。每天中午吃完午饭,我们就到学校的舞蹈室进行排练。舞蹈室也是我最意外的,基地里居然配有舞蹈室,这也给我们的文娱汇演排练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超级赞。为了带来精彩的表演,我们的队员舍弃了中午休息的时间一起排练,非常幸苦。参加演出的队员也有支教组的成员,白天要给学生上课晚上要备课,基本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在最后的表演中观众们的欢呼和掌声证明了我们的表演是成功的,即使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小失误但是并不影响整个节目的整体效果,反而增添了一些乐趣。
走进班级——遇见可爱的你们
虽然不是支教组的成员,但是我也进场走进班级里和学生们聊聊天。看见他们就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和他们一样害羞腼腆,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求知欲。从第一次走过教室外的走廊起,我就看见学生们一样双双好奇的小眼睛向我们投来。每次走进一个班级就要做一次自我介绍,热情的学生们还会让我留下联系方式。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非常闹有的却非常安静。一声声的老师好在耳边响起,从走进基地开始自己也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在下乡期间,最让人担心的并不是学生们有多闹而是身体健康问题。许多学生在下乡期间都生病了,一个班接二连三的出现发烧感冒的情况,甚至支教组的队员也出现有发烧的症状。我和安全组去巡查过学生宿舍,学校的男生宿舍是16人一间的,人数比较多。而且宿舍是出于比较低的楼层,比较阴暗和潮湿。宿舍的卫生条件也是比较差的,可是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又没有经常打扫宿舍,所以才会导致学生接二连三的生病。我们也组织了学生经行宿舍的卫生清洁,清理掉一些常年堆积的垃圾,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生病的学生我们也经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量体温,带他们去看医生,联系家里人。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拼。而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照顾和关爱,我们也成了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给予他们温暖。
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除了给学生们带来课本上的知识,我们的队伍来给学生们开办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心理课、书法课、音乐课、电学小实验、医疗安全宣讲会、师生篮球赛等课程和活动都很受学生欢迎。我们不仅仅只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我们也同样注重文体建设。在学习之余也能给学生们适当的放松,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很快,到了离别的日子。11日文娱汇演后,我们走上了教学楼回到了办公室,陆陆续续有很多学生拿着明信片到各个办公室找我们小老师要签名,要和我们合照。在走廊上我被围得寸步难行,要完签名,学生们拿着手机很礼貌的问我可不可以和我一起拍张照。签名、拍照、拥抱……最后学生们都很舍不得我们,到了很晚一直不肯离开。“老师我舍不得你们!”“老师你们还会来吗?”“老师谢谢你们!”“老师我会像你们的!”一句句话,一个个拥抱,让我们真的很舍不得。第二天早晨,有学生自发的组在一起,面对着我们宿舍唱起了歌。还没回去的学生们忍不住跑上我们宿舍和我们道别。到临行时,还有学生站在车子的旁边看着我们的车慢慢离开他们的视野。
这短短的十天,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这段记忆我会永远珍藏!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