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程第四课之汉服经典在今天开课。其实,很多大人会不理解,七八岁的小孩子你可以给他上《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启蒙读物,又何必给他们上汉服这种似乎不太重要的知识呢?
“礼仪之大,章服之美,是为华夏”我想这句话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华夏,之所以为华夏,是因为华夏有着自成体系的一套行为规范,它不同于其他国家,更不会被其它国家抄袭更改。华夏的核心是中华的五千年文明成果,而生活反应出核心的就是每一个华夏人的衣食住行。而在“衣”方面上,汉服恐怕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交颈、右衽、束腰是汉服的三大特点。它们都有着洒脱飘逸的特点,象征着中国淡泊、平静的性格特点。可以说,一件汉服包含了各个朝代的思想演变。统治者们总是想让其思想体现于服饰上。所以,汉服的演变史可以看成中国思想的变化。
对汉服的重视,近些年来确实有所提高,但仍旧无法达到发扬的程度。我们身着西装革履,却对如何穿戴汉服一无所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失败。民族的复兴,不只于知识的复兴,更应该包含传统技艺、工艺的复兴。所以,我们在国学课程上讲述汉服知识,正是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明,传统的工艺。
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国学传承助公益暑期实践团队
朱璐瑶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