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是顺德的本土文化,又是顺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午9点,“寻梦纱”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大良清晖园集中。随后,队长梁颖欣对今天的行程进行简单的说明,队员们对于走访行动充满着期望。
上午,梁颖欣、霍东利和沈文静进行街头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据有一位婆婆提到:“以前香云纱称为薯莨纱,同时它是比较便宜的,小时候的普及度较大,现在价格太贵因此普及度没有以前大。以前穿上去是比较硬,现在比较柔软,证明香云纱是有进步,有改进的。”
在全体队员的街头走访过程中,发现较多的顺德本地人都不了解香云纱,甚至出现完全不知道的现象。因此,队员们深深地感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已经受到阻碍。
下午,“寻梦纱”全体队员来到大良东乐路进行走访行动,偶然遇到一位曾经经营香云纱制衣厂的叔叔,叔叔称:“香云纱由于制作工艺导致面料不鲜艳,但是香云纱穿上很清凉和舒服。香云纱只能给年纪大的人穿,年轻人不太青睐。”叔叔表示因为队员们的到访,因为香云纱重新被人提及而感到十分高兴。
队员们虽然通过在大良镇一天的课外实践而收获匪浅,但是感到惋惜的是,香云纱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不到传承人来继承,导致消亡的现象出现。
精神文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遗产,是探究古代文化的重要线索,每一个青少年都要提高自我的保遗意识,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撰文/ 梁颖欣
摄影/蔡蕙羽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寻梦纱”社会实践队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