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好意思说“不”!
文@北方金子
不好意思说“不”,换言之就是不懂得如何拒绝。其实这是病,叫不好意思病。得了这病那就得治。
最近,有朋友和我闲聊说很郁闷。向我倒一大堆苦水:什么工作费力不讨好,领导施压不宽容,本职工作外附加一箩筐,压得他几近崩溃。面对这一切却又不敢言语,尽管内心已翻江倒海,却不好意是说“不”。无奈之下却要强装笑脸咬着后槽牙应承下来一桩桩一件件。于是乎我也在想,无论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加班加点到也算是新鲜,如过一味地制造“莫须有”实在是悲催至极啊!
朋友的无奈的诉说证明了是他“不好意思”性格惹的祸嘛!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凡事都抹不开情面,这不仅是本性的胆怯、害羞和自卑懦弱,更主要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假装老好人的恶果。尽管有的人手头并不宽裕,朋友说借钱要炒股,自己就咬着牙把生活费都拿出去,却不好意思说“不”,结果是人鬼情未了;有人省吃俭用买个苹果手机6plus,却被所谓的好朋友借用两天却一去不复还,结果是一要就翻脸。现实生活中,被这温柔一剑宰割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常常会因事前不好意思说“不”,事后扼腕跺脚拍脑门。
那么,为何不吸取教训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或许和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家里不成文的规定“大的必须让着小的”,即使有理也百口莫辩;在学校谦虚是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深入骨髓。渐渐地造就了委曲求全的性格和与世无争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成了人们思想中的惯性思维模式。其实,“不好意思”说“不”的人,多是心地善良,不忍伤害他人,总会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把委屈和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快乐留给别人。可事实证明:一味的不好意思说“不”,并不能赢来尊重,换来感恩,相反,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让那些好意思开口的人得寸进尺,甚至引来麻烦和仇恨。
其实,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因为我也算是个不好意思说“不”的人。几年前,外地一哥们遇到了所谓的难处,理由成堆地央求说挪用点钱,并承诺很快就还。可事实并非如此,时过境迁你要是不和他提及此事,他宁可相信没有这事,就连他自己都信了。可笑之余,悲哀至极!生活中,我想很多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之事,有些人既不熟悉又无来往,总会让你接到不是什么老爹寿宴就是丈母娘改嫁;不是什么女儿结婚就是儿子升学;不是什么小店开业就是乔迁之邀的帖子。面对这样的无厘头玩笑我们就别太较真了,只好一笑了之,烦恼自消吧!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向来讲究个礼尚往来,可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一味的、麻木地、一边倒地往自己腰包里装人情钱,却从不打开口袋还欠不下的人情债,更是悲哀至极啊!
因此说,当别人“好意思”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意思”拒绝呢?借钱给别人,写个借条很正常!无理的请帖,不去赴宴很正常!强人所难的委托,张口说“不”很正常!有时候这样的拒绝并不是错,别让不好意思说“不”,给你的生活带来无谓的苦恼。很多时候,不好意思说“不”,不但委屈了自己,而且也未必成全了别人。试想,可能因为你不好意思说“不”,破坏了游戏规则;可能因为你不好意思说“不”,导致了形势反转;可能因为你不好意思说“不”,永远成了小品《有话您说》的郭冬临的翻版代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和生活交往的多元化,与人相处仅靠中庸之道不足以实现平衡每个人的心里,更不好维系每个人内心对礼尚往来的期望。夜不闭户时代相处的美好模式已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别不好意思说“不”,说“不”并不是说不需要谦虚礼让,并不是说不需要救人于危难,而是不能让“不好意思”的毒品肆意泛滥,最终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灾难,任何人做事要知道自己是谁,要有自知之明、要擦亮眼睛、要适可而止、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让“不好意思”的魔咒绑架了你善良的心肠。
为人处世也好,工作人情也罢,别不好意思说“不!”当你面对超出自己能力所控制的范围时,别为难自己,别不好意思,请大声的说出“不!”让那些好意思张口的人明白孔子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拒绝。拒绝不是侮辱。相反,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是对双方最大的尊重。
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的人,往往是把自己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意间把自己当成了超人,根本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要想求证这个永远无解的命题“我到底是谁!”
别不好意思说“不!”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