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经典文章 > 正文

游九龙山记

时间:2016-10-26  阅读:930  作者:紫夏

游九龙山记

古代的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说明古代人更会享受大自然。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是古人的一种传统,对于现代人更是一种渴望。所以,今天让大家放松心情,随我一起融入到施秉九龙山秀美的景色之中,去寻幽揽胜、游盛赏景,感受别样的山野情趣。

叫九龙山的地方很多,就黔东南就有十个之多,黄平有,天柱也有。就是施秉就有两个,一个在马溪乡,另一个在牛大场和偏桥镇的交界处。今天我们要去的这个九龙山就是座落牛大场和偏桥镇毗邻地带的九龙山。九龙山属武陵山系,主峰大九龙海拔984米,地形复杂,谷深彼陡.由于地处边陲,交通闭塞,至今保持着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其植被具有古老性、珍贵性、复杂性、过渡性的特色。据《镇远府志•乾隆志》载:“九龙山:在偏城西北,山有九井故名。”又载:“华岳山:与九龙山相近,岩石磊落,侧经潆洄。”也就是说,九龙山与华岳山相隔不远。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既能游九龙山,又可到华岳山。2011年7月24日,我和几个爱山乐水之人,偕同共游了这两个景。

一、阔撤大和尚是开山鼻祖

《镇远府志•乾隆志》载:“在偏城西北,山有九井故名。”九井确有其名,分别为首龙、黑龙、青龙、黄龙、卧龙、眠龙、醒龙、子龙、游龙。我们去时,只见到两个,其它的分别在什么地方不得而知。我们不知道九龙山究竟为何人所开,也不知道是何时所开。所以,我们在进山之前已作好了“考古”的准备,因为从历史学角度来说,只要找到真正的实物证据,才能找到九龙山建庙的时间或人物。其实,在之前我们已问当地人,问及创建人或修建年代,回答总是没那么清楚,都是说“很久以前”,但“前”到什么时候,没有人说清楚。那么开山鼻祖呢?回答还有一点可能,说一个名叫陈移畏之人。姓可能是正确,但名就不清楚了,因为不知道是“移畏”、“余味”或“一位”……

到九龙山,要从牛大场镇的山口村进发,这里离施秉县城16公里。通过一坝田园之后,我们便进入了入山的主道,也有人称为“拜佛道”,由石头铺就,时不时能见到石级。据同行人说,原来的九龙山,林很深,古树很多,名贵树种不少。因搞集体时,村里为了集体的“副业”,人们上山伐木时,当时砍伐的木头堆积如山,由于交通不便,木头无法运出,他们就用牛来拖。道路就是那时损毁的。从田坝至九龙山主峰,并不远,大约有两三千米的路程。我们爬了一点小山路后,就到了一个叫“畜生爬岩”的地方。“畜生爬岩”?这让人摸不着头脑。何出此名?相传清代,一个农夫到此烧炭,看到一只老虎在一块大岩石上躺着,农夫见到,魂魄俱落,面如土色,不敢动弹。心想:这下可一定此物的下饭菜了。惊心掉胆之余,他镇静下来,对着老虎说:“畜生,你如果真的是畜生,那你就吃了我吧。如果你是神仙,请你走开。”老虎听了话后,长啸一声,摇摇头——走了。农夫回到家后,由于惊魂过度,回来扪头睡了一觉。梦中,老虎对他说,我是张果老,九龙山是清净佛道重地,容不得凡人破坏山林,这样会惊动山神,要他今后不要再到此烧炭。农夫醒来之后,从此不再到那里烧炭了。九龙山的林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于是从们将那块大石头叫做“畜生爬岩”。

过了“畜生爬岩”不远的上方,有两个坟茔,全为石材砌成,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要“考古”的地方了。我们按当地人的“山规”,给坟茔进行了焚香化纸。然后学着考古学家考起来。从文字上看,第一坐坟是个叫做:清故园寂恩祖(上)法开号阔撤大和尚之墓。丑年二十日生,死于道光十一年。碑文立于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立。另外一坐墓的墓志:园寂恩师(上)郎(下)松太和尚之墓。原命生于卯年四月初七,死于道光三十年初九。从墓志可以看出,阔撒大和尚是这里的开山先祖了。因为墓志上只是法号,我们不知道他们分别姓什么。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九龙山这庙宇建设年代应在道光年间。我们走过了几个地方,我们发现九龙山的和尚墓不少,在九龙山的北部、西部、南部都有,细数一下可能五十坐之多。在墓地里,我们还见到一些四方形状的封土,我猜想,那些封土是不是就是壇墠或壇壝。(注:壇墠——祭场为壇墠,封土谓之壇,除土谓之墠。壇壝——筑土高起为壇。又于壇外四面委土为矮墙,谓之壇壝。)要不就是守墓的房子。因为这些封土离墓地太近了。

我们在九龙山的正北部找到了一个方形墓,墓很大,有人曾盗窃过,因为在其墓的后方有掘土迹象。后到山口村问之,才知道是前些年,有人盗墓,并将头盖骨取出,用滕条悬挂于树上,有人上山惊骇不已。后可能又将其头盖骨放回,重新封上土。墓志上刻:“皇清例授登仕郎故上寿陈公英贤名执忠性、法忠真墓”。“原命生于道光乙未年十九日”。死于何年,何时立碑确没有刊刻。“道光乙未年”是1895年,从时间来看,我们可以确定陈英贤不是开山之祖。开山之祖应当是阔撤大和尚。

二、陈英贤将九龙山推到了辉煌

那么,陈英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陈英贤是偏桥卫王建屯(现施秉县城关镇大白塘村黄金屯)人氏,作为明初来的陈姓,在此方是一个望族。有地产上千亩之多。他在百丈楼读过几年的书(镇远府志载:百丈楼,在偏城北,孝廉陈宪度读书处。陈宪度即为陈英贤之师。)由于“苦志经书,手不释卷,惟知文章课。”于是也就学会了一点诗书,懂得一点仁礼之道。任一个九品的小官——登仕郎。登仕郎是清时封赠之制的文职官,隶属吏部,正九品。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很大的官了。加上祖宗的家业不小,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此君没有子女,也就没有人继承家业。这位九品官员又不想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于是萌发了上山建庙的想法。按理,上山修庙这在当时也是政府提倡的。要知道,贵州建省比较晚,明朝时,为巩固大西南,朱元章将部队派遣到贵州、云南来,并在这些地方设屯置堡,以防当时不想“王化”的民族——苗族等造反。同时还鼓励中原及长江流域的大批僧人进到贵州来,广事拓殖,建寺造庵。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署令天下府、州、县,合祭风、雲、雷、雨、社稷、城隍、孔子及无祀鬼神等,有司务要每期岁,依次致祭。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谕直隶省各府、州、县设壇墠,致祭社稷及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从而使贵州佛教鼎盛,佛教寺院遍布黔中,其之众多、之宏盛、之布广,元明以来,未之有也。明朝灭亡国后,明朝遗民逃禅辟建,黔中明朝遗民为全其志节,多逃禅出家,其中很多人把精力倾注于佛教兴盛的事业上,他们或创佛寺,或建梵林,或兴名山,遂使黔中寺院更增其盛。九龙山的庙宇因改朝换代,大多僧侣逃亡,到了道光时已“宗法久废,庙制全无。”陈英贤重修九龙山庙,这让当时的地方官十分囋尝。你想,这些出家之人“守寂于荒效落寞之区,律以先王教泽,人纲人纪之大,诚无所取”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据说,当时陈英贤花掉白银万两,历时五年方才峻工。建庙堂殿宇共五大座,厢房若干。有卡门两座,上有雕楼。九龙山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宇重叠,蔚为壮观,使九龙山与黔东遐迩闻名的云台山、白云山、青龙洞共负盛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殿依山顺势而建,九龙山主脊的主台上筑玉皇殿,为全寺最高层,登阁眺望可俯览全寺,谕意天阙至高无上。殿傍建有钟楼,钟很大,直径达五尺,其钟声洪亮,远播百里之外,达远方的云台山、白云山等庙宇;接玉皇阁下建观音阁。再下为二进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天王殿”、“灵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禅房、客斋僧舍、寺厨、仓库等。整个九龙山寺建筑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朴大方,翘角飞檐,雕龙画凤,壮丽辉煌。九龙山上有很多庙产地,并掘有荷池。有人曾这样描述:“半亩横塘夜色清,瘴方小景亦堪名。”可谓其景可人。九龙山建成以后,入住寺院之人达百人之多,使九龙山一时热闹非凡,方圆百里游人香客、善男信女云集九龙山,朝山拜佛,观光揽胜,络绎不绝。寺内烛光闪闪,香烟缭绕,寺钟响彻山谷。此山此景,引来多少文人墨客吟唱抒怀。有诗云:“嵌空太始起奇峰,神秀于斯造化钟。劈面并无青嶂合,当头时有白云封。清泉一掬千盤石,古刹三间几树松。稳过危桥天一画,好凭棋局访仙翁。”

九龙山的香火在民国时期也还算望,当地仕人李玉兴还对庙宇进行过维修和修善。就是解放初期,也还有杨大娘、朱大娘、戴先生等十几人住庙。上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劝其还俗,回乡生产劳动。庙宇也在随后的“破除封建迷信”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破除封建迷信者,将庙宇内各种塑像搬出,罗列在荒郊野外,有的干脆抛下悬崖,将其粉身碎骨。有的庙宇被拆除消毁,或搬回家用。山上的碑文全都挖掘出来,用锤子毁损,弃之山下,大宏钟也被人抬走,丢弃或转卖不得而知……一场浩劫,将几百年苦心经营的宗教文化毁于一旦,让人痛心不已。

陈英贤不是一个真正的和尚,当地人称其为“五分和尚”,其实他是个俗家弟子。因他是九龙山真正的“赞助商”,也就是个“主子”。当然要有法号,法号就叫”忠真”。这个忠真法师可是个能食人间烟火的人。他出身富贵,是个肉食者,没肉吃是不行的。在山口村,有人说,他除了含有“3、6、9”的日子外,他是不食素的。可想而知,那时的平民老百姓能天天吃上肉吗?所以,我们说,陈英贤不是一个真正“遁入空门”之人。作为知识分子,他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山口的人说,他为人有善,每到节日或过年,他都要在九龙山杀几头猪,他不会独享其果,他要到山口、王建屯等地请家族人或朋友来共享。所以,他很得人心,受人尊重。他经营的这个山也“生意兴隆”,周边各寨,为能上这个佛教圣地,他们修筑了三条通往九龙山的路,目的是想能在九龙山与佛有缘。

三、风云雷雨

九龙山原本并非佛教盛地,最早只是个祈雨的地方。在九龙山东北角有一个祈雨台,名曰“风云雷雨壇”。镇远府志载:施秉的“风云雷雨壇,从来无专处。”也就是说,当地民间祈雨从来没有固定场所。可山口、王建屯的村民都说“风云雷雨壇”就在九龙山,而且沿袭不知多少年。我们知道,所谓“风云雷雨坛”就是天坛,是三千年前帝辛祭天的地方。自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署令天下合祭风、雲、雷、雨、社稷、城隍、孔子及无祀鬼神等后,九龙山均祭风云雷雨,也就是说,当地老百姓都要在九龙山举办祈雨祭祀。《明史》分献陪祀:“五礼……风云雷雨……为中祀。中祀二十有五……仲秋祭太岁、风云雷雨。”也就是说祭风云雷雨已是皇帝要举行的二类祭祀活动了。九龙山西的风云雷雨壇是在一个很险要的地方。从九龙山,向北延伸一小山,独乎于其它山峰之间,三面悬崖,上有一小平台,足有两间屋那么大。祭祀风云雷雨一般都是在夏秋之交。因为,那时是黔东一带干旱时节。当地的老百姓都要请道士或和尚到风云雷雨壇来,祈求风云雷雨各神,普降甘霖,解救众生。届时,锣鼓声声,梵音远播,其祈求之声传于宇内。我们不知道,那时的他们能否祈求到雨。但我们还真应了一回。我们按照“山规”在风云雷雨壇焚香化纸,假装着先贤的样子,念着我们随口编成的祈雨词,突然,天渐暗了下来,不到半过时辰,天果然下起雨点来。不过雨不大,只是几点小雨而已。回来之后,我翻了当时的天气预报,施秉当日全天是“多云、晴”。怎么会真的有雨呢?或许是一种巧合吧!偏桥名仕龚霖雨有诗《喜雨》云:“远望菁葱展画图,恰逢新雨湿平蕪。黄金不用一钱买,散入田园满地铺。”

祈雨祭祀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现象最初的理解和神化,是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是对先贤圣祖的怀念,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能够增强族群凝聚力。风云雷雨神是炎黄子孙心目中主宰农事丰歉之神,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祭祀风云雷雨诸神,可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仓廪实而民心安,民乐业而国运昌。因此,祈雨祭祀活动隆重,祭坛构筑独特,暗合奥妙机理。风云雷雨祭坛,充分表明了祭祀文化的深厚渊源和人们对祭坛崇拜的某种程度。经考证,这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祭坛,是施秉县现存的唯一古祭坛遗迹。九龙山古代祭祀活动的真实遗存,是研究武陵山历史文化和祭祀文化的实物资料。尤其对于研究杉木河地区明清历史文化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宛蜒行进过华岳

华岳山是一处与九龙山相连的胜景,它是九龙山主要的景点之一。从风云雷雨壇往前望去,隔过万丈深渊,对面就是华岳山。如果有人在华岳山,从此山呼喊,对面的人能清楚听得。但要走华岳山,得要返回九龙山,然后绕道行走,路还远着呢。俗语说,“这山看那山,隔山喊得应,相会要一天。”《诗经》中也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说的是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他们两个人常常一起去山上采草药,因为常常见面男子觉得那女子很温柔,女子觉得男子很体贴,都很喜欢对方。如果他们一天没有见到面,就会觉得好像分开了三年一样,想念对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语的由来。

走华岳山道路十分曲折,因为好久没人走的原因,根本也看不到路,只是向导对山比较熟悉,我们不会走错路的。这条小路叫做“过华岳”。它从九龙山始,自北而南而北行径,全长约六、七华里。道路蜿蜒曲折,顺山势时上时下。一路鸟语花香,可见翠绿的罗汉竹林,挺拔的松柏,稀有的乌柏树、百年老红豆杉,以及野生的枇杷、荔枝。时不时能见红腹锦鸡、竹鸡、野羊、飞猫出没。导向李月发说,他常光顾于此套些野猫山鸡之类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野生植物园。华岳山自古有“五奇老峰”之说。即山奇,水奇、树奇、桥奇、药奇、洞奇。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华岳山不算高,其海拨不过905米。但从却很险峻。除一条小道可通山脊外,三面绝壁。天底下再有名的山,如果没有了水,僧人也是无法生存的。可这个独立于山峦之间的山峰,其顶也出甘露来。华岳山上之水甘甜可口,常年饮用有益于健康,延年益寿,据说有个老仙姑,到老时,没办法出去化缘,靠此山上的水也活了几年,年寿高达98之长,有人说这就是水之奇。树奇,就是华岳山上有棵古树,树大可18人合围。其枝粗大无比。上有各种鸟类筑巢。那里成了飞禽的小世界。山上有一桥,系人工砌成,宽1.4米,高2.6米,桥下过人,桥上也可行人。据考证,其桥建于清初,至今天有300多年历史,如今还威然屹立。有人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工立交桥了。僧人或道士,身处山中,这些人一般洒脱豪迈,与世无争,自得其乐。会一点济世救人的方子。总喜欢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行善的义举。除了讲经弘法外,还常常上山采药,有时一去就是几天,人家们总找不到他们。正所谓名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问答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华岳山的僧人们也是如此。华岳山出产了一种药,叫冬蟲夏草。他们用这种奇怪草,配以它方,制成膏药,救助了不少病人。华岳山有奇洞,石洞沟内冬暖夏凉,道士或僧人,常在这里讲经宏法,遍读经书。传说南海诸神常到此聚,饮酒下棋,享受一丝丝山风的温柔,品得一杯菊花香茗……过着平和、安逸、久远、淡泊生活状态。因此人们称其为仙人洞。加之石洞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五、文殊菩萨是华岳山上的主神

我们经过一段平缓的山路后,又从山的北面绕道而上,这就到了华岳山顶了。途中经过拜金台、仙人洞等遗迹。华岳山西顶上面积约五亩,眼前我们只能见到一片狼迹:倒塌的庙宇,木柱、瓦楞、瓦片依稀可见。能见到经几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而形成天坑、天生桥等奇观。天坑、天生桥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这时,你感受地球的心在跳。天桥的右边半崖壁上,是藏佛洞,人要过去,得另外搭桥,稍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据说曾有人在洞里藏有佛像,因而得名。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内各种次生化学沉积物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是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

沿着人工的拱门,往天坑方向下行,就是僧人打坐或念佛经的地方。那里有人工明显开凿痕迹,据说这些地方原来是立有碑刻,可惜已被人抛下万丈深渊之下去了,让我们找不到一点有关华岳山的记录。

右边较低处,因为长年的滴水浸蚀,形成一个奇异的钟乳石,僧人们利用这一奇特之处,顺便将其雕刻成一尊骑象的菩萨。有佛像,有莲花宝坐、有大象、有绣球。其雕工精美,活灵活现,羽羽如生。有人说,那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是梵文“文殊师利”(Manjusri)的音译之略,它是智慧的象征。据佛典所说,他与佛祖释迦牟尼为同时代人,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于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他一诞生,就有三十二象,八十种好。这也和佛祖释迦牟尼相同,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始终是诸菩萨的上首,常与普贤菩萨一起,侍奉于佛祖释迦牟尼左右。所有的佛门都将文殊菩萨视为智慧的化身。我国对文殊的信仰,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起来的。相传文殊曾与维摩诘居士谈病,借机弘法,充满玄理,所以魏晋名士对他极为推崇。到了南北朝时期,不仅佛教徒对文殊充满敬仰之心,名士清客中也广泛流传着文殊信仰。文殊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文殊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他可以斩断烦恼,拯救众生;文殊在佛界的崇高地位,是历史的形成,是佛徒的公认。而如今,文殊早已走出佛门,走出五台山,来到了我们中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同悲、同歌、同哭、同乐。难怪华岳山僧人要将他作为主神来祭拜,也许就是为了斩断烦恼,拯救众生;达到文殊所在的境界吧。清代偏桥有一个叫江盈科的仕官,在游览了华岳同后,为此神山题写了诗文:“一壑藏幽境,群山绕梵宫。鸟窥僧竈饭,猿挂洞门松。石溜晴疑雨,炉烟午漾风。尘踪憐碌碌,小憩且从容。”

对于一个本乡土的人来说,我对于九龙山或华岳山并无太多感触,因为我对这些,已司空见惯。对于一个以山国支撑的贵州来说,这些山只不过是贵州山林之中的默默之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走近它们,感受它们微妙变化,你也会看出它们其中之美妙来。就如同深闺中的美人,慢慢揭开那美丽的面纱,你会对它无比的钟爱。

作者:吴安明(紫夏)贵州省施秉县苗学会

相关专题:游记 雷雨 风云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