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故事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短篇故事 > 正文

时间:2016-10-14  阅读:392  作者:蔡一

2008年随着“两岸三通”政策的实施,大陆与台湾算是架起了一座桥,一座无形但却是断不了的“骨肉之桥”。

随着政策的放开,两岸之间的人文交流也愈发地频繁,高校的交流也变得普遍。

鲁迅先生故乡的一所外国语学院与台湾某高校建立了互访联系。作为中文系的积极分子欧阳明有幸参与到两岸的文化互访之中。

那年暑假,欧阳明成为队长,带领同学问开启了台湾高校访学之旅。

根据计划安排,大家将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直飞台北。

繁忙的虹桥机场,飞机不停往返于两岸之间,你来我这儿看看,我到你那里走走,早已成为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看着往返于两岸之间的乘客们,欧阳明不觉想起了那句诗,“小时候,我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想到这里,欧阳明落泪了,因为此行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探访一位迷失在台湾海峡的故人,一位家乡的老人

飞机起飞了,几十年的时光阻隔,现在不过几小时;那条窄窄的海峡,多少人的魂没能跨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那片陌生的中国土壤——台湾。接机大厅,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举着繁体字的标牌“同學,歡迎妳。”那一刻,欧阳明与同学们心中那压抑的情感迸发了。那一弯浅浅的海峡,阻不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炎黄子孙。那一刻,他们互相拥抱寒暄,黄色的皮肤,黝黑的头发,不同的只是那一口可爱的“台湾腔”。

那天晚上,两所大学的同学们举行了简短的聚餐。聚餐过后,心中有所牵挂的欧阳明找到了大学志工相关老师,向他们倾诉了他心中久久的牵挂。他的诉说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他们表示将会尽全力帮助欧阳明同学。

不久之后,一则寻人启事在台湾的志工网络平台刊登。

台湾的夜,格外安静;也中的台北,如此美丽,这片土地是这样的熟悉。不知道在101大楼之上,可否望见那片远方的大陆,哪怕是一棵树,一株草……

宿舍里,两岸的青年都十分激动,互相之间有着说不完的话,带着好奇与憧憬,谈论着两岸的现在,未来。欧阳明望着窗外的明月,看着屋内倾心攀谈的两岸同学,讲了一个无比动人的故事。

时光瞬间回到了1943年,那一年,二战形势发生了转折,国民政府发起了一系列的反攻。

在湖南的反攻战场上,有一对亲如兄弟的战友,他们一路从徐州的台儿庄打到广州会战,长沙会战。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他们无比幸运,因为他们活着。在一次战斗中,日军的炮火将一位战士炸成重伤,重伤的战士被送到了大后方——重庆,另一位跟随部队继续战斗。

继续战斗的就是欧阳明的爷爷欧阳远志,那位受伤的叫做李勇。

在场的人静静地听着欧阳同学的诉说,窗外也一片静谧。

欧阳远志在战后退役,回到家乡成为了一位朴实的农民,而李勇重此便没了音信。也许死在了医院里中,也许死在了后来的抗战或内战之中。

八十年代初,台湾与大陆开始往来。一封台湾的信到了欧阳远志手中,那一刻,欧阳老人哭了。他的战友还活着,活在迷失的台湾,活在家乡的梦中。剩下一条胳膊,艰难的活着,那只手是战火的痕迹,是战士的荣誉,是为国杀寇者的忠魂。

说到这里,欧阳明的语气变得激动,他开始流下眼泪。

上个月,中国政府为了表彰那些国名党的英勇战士,向许多国名党老兵送去了一枚纪念勋章,欧阳明的爷爷收到了,李勇爷爷虽然身在台湾,但他的勋章也由当地政府转交给了他的堂系亲属。

欧阳明讲明了此行的目的,他希望把这枚勋章亲自交到李爷爷手上,还有一把家乡亲属要求带来的土壤。

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们已经与李爷爷失去了很久的联系,欧阳明心中默默希望,他,作为战士仍然活着。

故事讲完,欧阳明低头看着手里的勋章,紧紧地握着。

身边的同学,都被打动了,他们动用自己的社交平台,传播这一寻人启事。

访学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焦急的欧阳明天天等待着消息的传来。

消息终于来了,欧阳明急切寻找的老人目前正在高雄老兵疗养院。欧阳明随即出发,前往高雄。

经历了一路的颠簸,他来到了高雄,找到了李勇爷爷,只不过,此时的他正吃力的躺在床上吸着氧气,用一句陌生了的家乡话问着,“你是欧阳的孙子?”欧阳明没有片刻的迟疑,坚定地回答道,“是的,我是的。”

在几句故人的寒暄之后,欧阳明将带来的勋章与一抔故乡的土壤交给了老人,老人迟缓地用唯一的手拾了一些土壤,放到了嘴里,细细的品着,沉醉在故乡的梦中。当他从欧阳明手中接过那枚沉重的勋章,老人的手不停地震颤,他哭了,他像孩子那样哭喊着,听不太清他的话,好像是在喊着“祖国啊,你没有忘记我。”

欧阳明哭了,在场的人都哭了。

两天后,中国政府举办了隆重的9.3大阅兵,台湾的地方电视台对其进行了转播,老人那一天穿着国民革命军的军装,通过视频与大陆的欧阳老哥对话,一起聊着大阅兵。当摩托方队护送着数百名老兵的军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他用唯一的手吃力的行了一个军礼,他流下了眼泪;当一个个方阵整齐划一的接受检阅,老人的脑海中似乎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会儿,他也与天安门的小伙子们一样年轻……

一个月后,老人走了,当地的志工将欧阳明带来的故乡之土盖在了老人坟旁。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老人去了,但他的魂已经回到了母亲的身旁,身边的故土是他对故乡一生的眷恋。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他们的忠魂如同青春时那样,继续守护着心爱的祖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相关专题:老人 两岸 同学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