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茨坪商业步行街位于茨坪镇中心,原是一片水稻田,为近年兴建。建筑设计规划采用现代理念,吸收徽派建筑和庐陵建筑的经典元素,显得古色古香。街中有流水、小桥。青石铺就的街道显得优雅、端庄。主街道中心的地带有三组农耕文化特色的铜铸雕塑。街的尽头,是一个新建的大牌坊,上书两个金色大字——“天街”。
何谓“天街”?郭沫若的一首“天上的街市”,曾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憧憬。我想茨坪处于高山盆地,海拔820米,天势较高,这街如“天街”一样的吧?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晚上的茨坪“天街”,灯火璀璨,星光闪烁,人影绰绰,别有一番韵味。
这里商铺鳞次栉比,大多经营当地特产、木雕古玩和当地小吃。商铺内,木耳、香菇、竹笋、红桔、茶叶、米酒、南瓜干等,摆满了货架;做工精巧的根雕、竹器等摆到了店外,令来客眼花缭乱。商铺还出售红色旅游纪念品,如红军帽、红军包、红军服、伟人像章等。
在一家茶行里,我看到名为“狗头”的茶叶,颇感新奇。据店主介绍,“狗头”茶就是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井冈山之所以会产如此醇厚的茶,缘于地理环境特殊,这里一年四季三季雨水充足云雾缭绕,冬季却能大雪纷飞,所产茶青故能得天独厚内容物较丰厚,很多外地茶商都到这里来收茶青回去做茶。这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茶产于汤狗牯脑山形像狗头,所以才叫“狗牯脑”,该茶1915年与中国贵州的茅台酒一起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同获金奖。这“狗头”茶,名字虽土,谅其滋味丰富,实在难得。
夜色渐浓,街上显得热闹。游人三三两两、从从容容逛大街、购物品。与闹市的大街相比,这街上听不到都市里兜售商品的吆喝声,一切显得祥和、惬意。
在茨坪的所闻所见,井冈山旅游业确实兴旺了,茨坪变得热闹了。改革开放初期,井冈山在考虑发展方向时,放弃了采伐森林和开办工厂的简单思路,决定以红色和绿色作为两大主题,即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2005年,为了适应日益增大的客流量,井冈山市政府决定把市级机关全部从茨坪搬迁到山下的新区,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用于发展旅游事业。特别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红色旅游项目的宣传与投入,基础设施也有一个较大的飞跃,高速公路可以直达井冈山。
在“天街”里面,有一幢黄色小楼,那是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旧址。“新遂边陲”就是当年永新、遂川两县交界的井冈山区。毛泽东同志当年向党中央报告中讲的“山上均有水田和村庄,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现在作了我们的根据地,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指的就是这块“新遂边陲”的井冈山区。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山进驻茨坪后,他亲自作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并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于1928年2月初,在茨坪的上店村李桂生家中成立了直属中共遂川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直接领导的“中共新遂边陲特别区委员会”和“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最早成立的第一个特区政府。特别区委和特别区政府一直坚持到1930年上半年才停止工作。1988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新遂边陲工农兵政府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在茨坪“天街”闲逛了一个多小时,看到时间已晚了,才回到银都宾馆。
(七)
晨六时起床,推开窗户远眺,茨坪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山里湿度大,早上感觉特别的阴凉。
上午的游览地为黄洋界。黄洋界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海拔1343米,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黄洋界景区包括:黄洋界、大井,八面山和上井。
早八时到了井冈山游客服务中心,已有不少游客在服务中心候车,前往不同的景点游览。我坐上观光车直奔黄洋界。观光车途经小井、龙潭、百竹园等。
上黄洋界的盘山公路,高入云端,似一条彩带飘动在青山碧岭之间。毛泽东在1965年5月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有“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之句。黄洋界地势险峻,山高壁峭、雄峰耸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哨口虽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哨口工事由5道防线组成,分别是竹钉壕沟、竹篱笆障碍、碎石滚木、迫击炮轰炸和石筑的射击掩体。黄洋界保卫战那天,一位团长在发射炮弹。前两发弹药都受潮了,没射出去。只剩最后一发弹药了,为了成功发射,团长拿起炮弹使劲在衣服上搓。发射后,竟正中敌指挥部。敌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趁着夜幕的掩护逃之夭夭。毛泽东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挥毫写下《西江月•井冈山》,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当年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哨口是:八面山哨口、双马石哨口、南朱砂冲哨口、桐木岭哨口。
当年扼守黄洋界交通要道的军事工事旧址如今建起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阵地前沿如今长着一排排的大树,没有当年一览无余的景象,然而工事里几棵老树裸露在外的粗大树根、按当年状况布置的滚木垒石,还是让我们不禁想象起当年战斗的激烈。
在哨口营房的右侧,有一条不起眼的山间小路,当年毛主席、朱总司令便是沿着这条路挑粮上山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当年挑粮上山时歇脚的那棵荷树,如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发。它是笑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历史见证人。
就在这棵荷树下,我听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次,毛泽东和战士们从宁冈挑粮登上黄洋界,在这棵荷树下歇脚,毛泽东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战士们抢着回答“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过大家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站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全中国、全世界,这是一种情怀和境界,更是一种素质和智慧。能站到别人站不到的高度,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远处,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招数,这就是高人,敢立时代潮头唱大风的高人。
毛泽东一生无所畏惧,在困难的时候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勇往直前……回望来路,可以说中国革命正是靠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取得成功。
正是:世纪风雷起井冈,朱毛大笔署黄洋。翻天覆地人何在?余烈依然撼碧苍。
在哨口旁小憩时,我看到远处绿丛中有随风摇摆、分外夺目的红花,颇感新奇,便问女导游是什么花?
女导游说:“井冈山的山花多,这是不知名的山花。”
我说:“冬日开花,这花儿不俗,有灵性!”
女导游说:“井冈山的杜鹃花最美。杜鹃花现是井冈山市的市花。你如果4月至6月来井冈山,可看到一簇簇或红色、或粉色、或蓝色、或白色的杜鹃花。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已办了五届,那才热闹呢!”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光彩把山野都映红了。“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
我想,来日有机会,会来井冈山看杜鹃花的。
坐观光车从黄洋界回到井冈山游客服务中心,已是上午11时多,我转乘公交车到井冈山火车站,赶赴下一个旅游目的地——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瑞金。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