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样一件事:摄制组拍摄一部抗日题材电视剧,取某村一处场景。当拍摄一队鬼子兵进村时,突然从田间跑来一个村民,上前一把拉住“鬼子”手说:“你们是来抓村干部的吧?我给你们带路,这帮干部太他妈坏了,可把老百姓糟蹋苦了,把他们都抓起来枪毙!”
这看似一个笑话,但笑过之后,让人品出几分苦涩。思接现实,探寻原因,不难发现,如今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已由——
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干群关系最恰当的比喻莫过于“鱼水关系”,即老百姓是水,干部是鱼。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永远离不开水,离开就意味灭亡。
当下,这种鱼水关系已演变成油水关系,即老百姓是水,干部是油,常年浮在上面,严重脱离群众。比如,许多乡村干部把家搬到了县城,“走读”式上班,蜻蜓点水式工作。坐在家里打电话、听汇报,遥控指挥。出现了村里很少看见书记、村长,党员不认识乡党委书记的怪现象。某县县委换届,选举出席县党代会代表,有三个乡党委书记落选,主要是党员们大多不认识他们。
县(市区)及直属机关领导大都把家搬到了大城市,开车上下班。交流干部多是“裸官”,家在中心城市。省市直机关下派干部连工资都不带。鲁迅先生说,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不在其位,能谋其政?为人民服务自然就成了一句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空口号,还何谈鱼水深情?
舟水关系变成蛙水关系。“舟水关系”是对干群关系的又一种形象比喻,即干部是“舟”,群众是“水”。有“水”才能行“舟”,否则寸步难行。时下,干部成了“蛙”,需要“水”时就跳进去,满足个人利益需求后,又跳上岸,整天“呱呱”,说得多,干得少。
“蛙”们总认为自己高明,不把人民当老师,不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深入群众,不知群众所想、所思、所盼、所求,不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了解实情、民情、社情,凭主观臆想拍脑门,偏听偏信,独断专行,决策与群众要求相背离,反映不了广大群众的根本需求;搞形式主义,营造虚假政绩工程给上面看。
某县“新农村”是国家领导同志的工作联系点,村里清一色小楼,整齐划一,水泥道路,平坦笔直,树木成行,柳绿花红。据说,建设资金全是“上边”给的,领导同志看的两户家具是乡里买的。领导同志走后,乡里要拉走,被户主拒绝。
血肉关系变成鱼肉关系。以往,常用血肉关系形容干群关系,干部与群众像血和肉一样,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资格多老,都不凌驾于群众之上,不耍特权,不搞特殊化。
现在,已变为“鱼肉关系”,即干部利用职权鱼肉百姓,吃喝贪占,横行乡里,称王称霸,老百姓恨之入骨。有的还出尽昏招阻止群众上访,掩盖自己违法违纪问题。一天,某乡突然通知各村“上访专业户”开会,“会议”在乡政府食堂“召开”。每十人一桌,免费招待,一直喝到午后才“散会”。大家心里纳闷,回村儿才明白,原来中央首长来了,干部怕他们上访告状,对其集中“管理”。
《人民论坛》开展的公众危机意识调查显示,干群关系在最容易诱发无察觉危机中位列第三,得票率达70.1%,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再不警醒,说不定哪天,“鬼子”进村就变成真的了。(墨未浓/文)
相关专题:群众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