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心情散文 > 正文

飘落红尘笑如烟

时间:2015-12-30  阅读:1081  作者:飘落红尘笑如烟

飘落红尘笑如烟

昨天晚上,女儿在做作业的时候,我随意翻看了一下孩子的铅笔盒,竟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张十元的借条,不禁心生疑惑,平时在学校里,也经常和同学们互相借钱用,从来没听说过打借条,难道这次是把钱借给了关系不好的同学?还是有别的情况?

我的疑惑刚一问出口,女儿已是满脸的怒气,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原来是女儿的一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一个老人摔倒在地,处于善心这位同学扶起了老人,没想到这个同学的一番好意竟然演绎了“农夫和蛇”的现实版,被老人讹诈一千元。

或许是出于要让孩子记住教训,这位同学的父母逼着孩子自己筹款。女儿说,她的同学把平时积攒的压岁钱,零用钱都拿出来了,可还是不够,只好向班里的同学每人借了一些,怕自己混淆数目,就给同学们每人打了一份欠条。

这样的事情,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其中不乏有很多老人讹诈在校学生。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感到很痛心,只想问一句当事人“碰瓷老人,拿什么拯救你的灵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一个经过岁月洗礼的老人,饱经风霜,有许多的人生阅历值得我们年轻一辈的学习。“老”本身就是一个厚重的词,厚的像一本书,一本优质的好书,就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不禁能够愉悦人的身心,更能洗涤人的灵魂。一本好书,不用精致的装潢,优质的纸张,而是用丰富的内涵,吸引人们的目光,细细读来,能开阔视野,宽大胸怀,像春风,像暖阳,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相反一本劣质的书,给读者输灌得是消极的思想,负面的影响。一本劣质的书,像罂粟,误食一次,会留下一生的阴影。

作为一个老人,留给晚辈最大的财富,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用“精神粮食”来衡量,每个人都有子孙后代,而我们的后代又该怎样来教育?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是孔孟之道,千百年来,一直用朴实,善良的态度教育着子女。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还能这么教育吗?

记得小时候,跟随父母去镇上赶集,若是遇到有老人摔倒,大家都会伸手扶起老人,不需要认识,更没有后顾之忧。

也记得在一年前看过一幕新闻,一个人在马路上摔倒了,整整三个小时,无人问津,最后,去医院抢救的时候,摔伤无大碍,却因为腿部被冻坏,不得不截肢。当时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感到非常痛心,若是经过他身边的人,有那么一个,就一个,能够拿出手机报个警,也不至于截肢这么惨重。

是现代人的心太麻木吗?还是我们丢失了祖辈传承的善良?不,“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纯真,善良的一面,只是一个个让人心惊胆战的碰瓷画面,让年轻的一代漠然了。

在校的学生,他们正在接受国家教育,老师们的淳淳教导,教科书上满载的善文慈字,让涉世未深的他们,单纯的像一朵雪莲花,不染一丝尘埃,不懂得人心叵测,不懂得社会复杂,在他们的心中,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是单纯的。

若是在这时候给他们上一节让他们改变纯真眼光的课,那么,在以后他们的一生中,还敢伸出这样的援助之手吗?

女儿说,她的同学在学校里哭了整整三节课,一千块钱,对于一个工作的成年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在校中学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讹她的这个老人,已经在无形之中给她上了沉痛的一课,让她以后的人生都会怀疑“真,善,美”是不是真的需要存在。

一个经过岁月洗礼的老人,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厚重才是。可以没有满腹经纶文韬武略,绝不能缺少做人的坦坦荡荡,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后人,应该慈悲为怀,善念为重,而不是斩断那只伸向他的爱心之手。

几度夕阳红,日落西山之时,依然倾尽自己的力量,去照亮天地,温暖万物。人到老年,虽是鹤发迟暮,也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别让生命的最后一程留下令人唾弃的背影。

文:飘落红尘如烟 QQ:1483563655

相关专题:红尘 如烟 同学 女儿

赞(3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