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优美散文 > 正文

童年(二)

时间:2015-11-18  阅读:761  作者:文之箫

A

知了在柳梢上拼命的嘶吼,没有一丝风。

几只蜻蜓掠向河面,荡几个来回,混进了蝴蝶的小圈,闪入了柳荫底下,似乎也怕了那恶毒的太阳。几只老水牛静静地俯卧在水中,疲惫地摇着尾巴。只有那清澈的河水,依旧不知疲倦的流淌。

我们七八个八九岁的顽童正各持一根细长的竹杆,向河边走来。竹杆的顶端都缠着一溜漆黑的蛛网,溅上点水便产生足够的粘性,可以牢牢粘住知了和斗牛虫的翅膀。

前面的伙伴有的已经得手。我由于近视得历害,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只正扒在柳荫下的主杆上叫得正欢的黑知了,悄悄掩过去,朝其侧翼一点,“逮住了!”

我兴奋地叫道。却见石壁正捏着一只斗牛虫过来,那家伙正张牙舞爪嘶叫不休。看来体格挺大,这东西有着一对长长的黑白相间的角,仿佛齐天大圣头上的花犄。还有一对左右对称迎合的铁嘴,能扎断草茎和细枝。唯有抓住两角底部直接抵住它的头方才稳妥。

我便提出交换,经过讨价还价,答应再搭上一个甲鱼壳给他方罢。忙伸手要去,却在还未抓妥的光境,他倒先松手了,但听“嗡”的一声轻响,斗牛虫已直向河对岸飞去了。

我懊恼不已,却又奈

何不得。转头一下扑入水中摸鱼去了。河堤岸全由乱石和木头垒成,只是木头早已腐烂。

到处飘荡着红红的柳树的根须,根须里暗嵌着丰富的石蚌。石蚌拇指粗长,其味极鲜。只是肉极稀少,少有人耐烦弄它。但谁家小子若弄回供厨下炒了,则为上等佳胥。

我顺着堤岸,猫在水中逐渐摸索过去,小鱼和石蚌都不顾,只盼摸上几尾鲶鱼。忽见一条水蛇溜出,一惊之下大喜,须知有水蛇出没的洞穴多半会有甲鱼。忙忙摸将进去,居然真就抓住一只数斤重的大王八。美的不行,在大伙的鼓捣中,一行人歪七歪八地胡闹开来。大头便亮着他那破铜般的烂嗓子狂吼:

“革命军令个个要老婆,你要我要哪有这么多……”

一阵狂风忽来,紧跟着一声炸雷霹雳般巨响。还未来得及反映,豆大的雨点已铺天盖地般倾泻下来了……

B

终于要上学了。

学堂设在邻村张屋的老祠堂。祠堂也许有数百年历史了,昏暗而古旧。黑漆漆的屋樑和刻雕悬花的门窗蛛丝萦绕,正厅分为上下两堂,中间是一个偌大的天井。天井周边用青石板铺就,由于不遮风雨,布满了萋萋的青苔。

我们一年级的课堂安排在上厅,黑板便悬靠在神榜之下。由于光线不还加上眼睛高度弱视,我虽然比一般同学高大,却还是分在第一排就坐。课桌便是一张破旧的长木凳板,一溜儿坐着一排小人儿。

启蒙老师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年,梳着分头,脸色倍儿的白,是本里张家儿郎。

张老师时常挂着一副黑脸,似乎不会微笑。手握一根细长的教鞭,如张飞之丈八长矛。更兼练就一手弹指神通,掷那粉笔头的准头赛过没羽箭张清。嗓门激荡而高亢,视我等如鼠,而我们对他则如鼠见猫。

我怎么都看不清板书,见张老师的长矛指点便烂竽充数跟着同学们一起高声胡念。但浑水也不能长久摸鱼,这天张老师张大先生便点名要我认生字。

我知道黑板上那两字一个是“开”,一个是“井”。却看不清哪个是缩头的“开”哪个是出头之“井”。结果在张大先生点着“开”的时侯,我读成了“井”。结果张大先生勃然大怒,抡鞭直向我那脆弱的头颅。

我“哇”地一声大哭,却听张大先生道:“再哭!天井石板上跪去!”

我抽泣着乖乖地跪了大半节课,直跪得膝盖生疼还丝毫不敢动弹。从此愈发畏惧,却也用心刻苦起来。虽然看不清黑板,凭听、悟和记,学习居然名列前矛。

那时尚来通电,没看过电视电影。只有生产队上有一个大广播,说的据说都是洋话(普通话),我们一点都听不懂。

这一天的课文课上,正学生词“伯父”、“伯母”等。张大先生第一次露出笑容问“‘伯父’是什么意思啊?”

我等尽皆惊诧————张老师居然会笑?便诧异地互望。直到教鞭“啪啪啪”敲得巨响,大家顿时慌了。

这时候,肖海同学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颤抖着怯怯地问:“是不是剥裤子的意思?”(我们方言父与裤同音)

但见张大先生怒吼一声,猛地一鞭打去,正中肖海同学头顶,“啪”的一声教鞭竟然折断。把个肖海打得哭爹叫娘,抱头鼠窜地径自去了……

(真应了“严师出高徒”,我仅凭“听”还真就学通了语文,在此向张品常老师———如今的教育局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未完待续)

相关专题:童年 老师 张大 先生

赞(3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