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不能缺的就是精神(杂文)
蒋东新
近读史书,颇有感触,读后不禁掩卷长思,喟然长叹。下面不妨让我们先看几个事例: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为了博取吴王的信任,谋求东山再起,他不惜为吴王“尝大便”验病;为了激励自己不忘亡国之痛,他坚持每晚睡在木柴上;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受辱之苦,他悬一苦胆出入坐卧尝之。经过多年磨砺,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
唐朝初期,在唐太宗“贞观之治”年代,响彻天下的是雄壮豪迈的《秦王破阵乐》,此时的大唐积极进取,国威远播,万国来朝;而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后期,盛行天下的是淫靡萎菲的《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衰落前夜。
当衣不蔽体流寇一样的三万多红军战士,完成了举世瞩目两万五千里长征时,他们是中国最生气勃勃且具有百折不挠献身精神真正的民族精英。当抗日烽火燃烧整个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危机的关头时,黄河之滨聚集着这么一群有思想有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共产党人。
1938年,当法国被德国人以“闪电战”攻陷后,戴高乐将军被迫流亡英国,到英国的第2天,戴高乐将军发表演说:“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伦敦。”这一句最简短的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战斗力的演讲,使得正被异国人侵略的法兰西人容光焕发、振奋不已,他们看到了法国光复的希望,感受到了恢复民族自信的强大力量。
1949年,当时全国的钢铁产量全都做成发夹,还不够中国妇女每人分一支时,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知道,仅仅15年之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响起了自强自立的惊雷。到1976年,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自身的努力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在大地震中,几乎每家都有伤亡,连饮水都很困难,可仅仅28天唐钢就炼出了第一炉钢,没有任何一级领导对工人们有这样的要求,这是完全自觉的行为,3年就恢复到了震前的生产水平,而几乎100%的人这时还住在简易棚,冬天是外面有多冷棚里就有多冷?靠的是什么呢?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台湾当代学者、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李敖说过,“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没有精神那是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没有精神就成了任人宰杀的一盘散沙。一个民族,不管经济多发达,而没有了精神,那就是沙滩上的大厦,决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大。”
人,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精神。对个人来说,缺精神,就缺少了人生追求;缺精神,就缺少了人生动力;缺精神,就缺少了人生支柱。对一个组织、一支队伍、一个班子来说,缺了精神,就缺少了奋斗目标和工作追求,就胸无大志,不负责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缺了精神,就意志消沉,浑浑噩噩,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了精神,就失去了信心和信念,就丧失了意志和勇气。这样一个组织、一支队伍,一个班子,是无法承担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重任的。
精神是追求。人有了精神,就有了追求;没有精神就没有追求。要想甩掉贫穷落后面貌,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发展;要想理顺各种体制机制,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改革;要想打破封闭状态,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开放。精神不振,也就没有我们同心同德的追求,当然不会有发展,不会有改革和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就是理想,精神也具有目标的意义。一定的精神常常是理想、目标转化而成的。
精神是动力。人有了精神,就有了动力;没有精神,当然就失去了动力。精神饱满到什么程度,工作的动力就大到什么程度;精神昂扬到什么程度,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就强大到什么程度。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追求,生活工作也不可能有什么动力。
精神是支柱。人有了精神,就等于有了脊梁骨,就有骨气、志气、锐气和勇气;没有精神,就等于得了软骨病,就没有任何骨气、志气、锐气和勇气。在一帆风顺的时候,精神可以使人豪情满怀,激情洋溢,高歌猛进;在坎坷不平的困难时期,精神可以使人充满信心,可以使人昂首挺胸,可以使人百折不挠。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就是信心,精神就是信念,精神就是意志。一定的精神,是信心、信念、意志的代名词。
精神还是视野和眼光,有了改革开放精神,就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精神封闭,眼界就非常狭窄。精神还是胸怀和雅量,有了五湖四海精神,就能胸襟开阔,团结协作,光明磊落,宽以待人。精神还是睿智智慧,饱满的精神可以调动全身机能,焕发人的聪明才智,谋思路,想办法。精神还是良医良药,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使病人战胜病魔,转危为安……精神的作用真是神奇之极,难以用语言详尽,这正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的道理所在。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