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现在浮躁的社会中,自身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还能读上几首诗,几篇美文,几本文学杂志。但选了这个专业,却没有身为这个专业应有的觉悟,专业书不爱看,阅览室经济类杂志不爱翻,图书馆经济类书不爱借,而自身更不擅长交际、沟通,有时会迷茫地自问:市场营销,这个专业真的适合我吗?如果毕业了,自己真的能在这个专业干得长久吗?迷茫,迷茫……
好怀念以前爱舞文弄墨的时光,和威“攀比”写作,只论诗词,只说风雅。把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编织成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然后彼此畅快吟咏,肆意地沉醉在文字的世界中。偶尔也会邀上一两知己,游山玩水,在天高云淡,草木萋萋中畅谈,闲游,那时,风是轻柔的,花是柔美的,月是清凉的。时光慢得如蜗牛爬行,那时还不知离别悲欢滋味,那时我们都用最干净,最单纯的眼神看这世界,觉得世俗生活也变得诗意,或许这是爱文字的孩子特有的诗意眼光吧?也或者爱文字的我们比常人,更能领略到生命深处的清雅与疏淡吧?
初中到高一阶段对于文字的痴迷,宛如宗教徒般狂热,而取得的成果是在学校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奖得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还有在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中荣获奖项,这让我更为兴奋,兴奋的是他人对自己文字的认同,兴奋自己在一事无成的青春里,拥有一份不算差的爱好。那时威已转文科,对文字的喜好已渐褪去激情,不再吟咏那些风月,不再谈诗论文,有的是现实的理性和世俗,通俗地形容,就是如今的他已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威曾笑着调侃说:“你还念着拽文,念着在未来出自己的诗集吗?文字这条路走下去,大都是很贫寒的哩……”
而我总是用海子的诗:“只要你还拥有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回击他,并说你已太过世俗,太过浮躁,丢掉了生活的诗意。
此后二人寒暄已不再谈诗论词,谈最多还是分数,题目,芸芸之类的,那样风雅的日子已随风而去。
我以为我会一直构建自己的文字王国,把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一直继续下去!奈何最后,却被死水一般沉闷的高考磨掉耗尽,对文字的喜爱,已不如往昔那般激情和狂热。原来当诗人臣服于现实生活的真相时,世界是没有诗意的。
虽然现在不再拥有写文章和诗词的心情,但却还保留看文学杂志的习惯,遇到美文佳句,总是忍不住摘录,然后慢慢欣赏,也许我骨子里还跳动着文字的血液,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隐藏着,压抑着。心情烦躁不快时,摘录那些或轻灵或飘逸或柔软的文字,心灵会不自觉得平静下来,自有一份清淡的感悟。
常向往古人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常憧憬自己就是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
也许只有人间“富贵花”才具享有闲情逸致了,可惜我只是人间惆怅客,只能用欣赏,摘录等“行为艺术”来祭奠那些年把文字奉若神明,激情拽文的清淡年华。
那时,风是轻柔的,花是柔美的,月是清凉的。
那时,孤独地宁静,宁静地忧伤。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