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文章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亲情文章 > 正文

风吹麦浪

时间:2014-12-12  阅读:1993  作者:阿飞

老家产麦子,规模不是特别大,但也足以成为一片金色的海洋。当然,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坦荡如砥的大地,麦子早已被玉米、蔬菜所取代。白面也不用自己磨,去不远的粮店买就可以了。老家种麦子没坚持多久,估计还是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不够,另外也比较费事。

老家种的是春小麦,麦熟的季节,大地一片金黄,确实颇为壮观。由于每户面积不大,因此,麦田又被分成整齐的地块。坝埂上稀疏的长着玉米、向日葵等高棵农作物,黄绿相间,倒也错落有致。每一大片麦田之间,又有林带如刀,将麦田割开,则更像一块块金色的棋盘,镶嵌于坦荡如砥的大地。

不像其他的农作物,麦秆很细,也很脆,麦穗因此得以骄傲地昂起头。微风吹来,麦田起伏荡漾,发出刷刷的响声,真如起伏的波浪一般。不知是哪位高人发明了“麦浪”这个词,很有诗意。想一想,还真有些道理。

没见过麦田的人,很难体会对于麦浪的感受。可以闭上眼想一想,一定要发挥你最佳的想象力。浩瀚的麦海,波浪起伏。燕子不停地呢喃而过,画着优美的弧线,转瞬间没入林梢。麻雀是最多的,对于麦田的危害也最大。麦田里通常立起很多草人,披红挂绿的,微风一起,布条飞舞,惊起麻雀一片,叽叽喳喳的。一会,又会重新飞回,啄食麦粒。每天如是,直至麦子收割为止。

古人对于麦子也不吝美词佳句,其恬淡舒朗之情溢于言表。比较喜欢那句,“稻针刺水连青亩,麦浪翻云涨碧空”,谁写的已不知晓,不过那种豪气干云的气魄,早已跨越历史的时空,成为铭刻于心的永恒意象。谁写的已不是主要问题,对于读者而言,能够将感动真正地投射出来,引起心灵的共鸣才是要旨所在。

我想,人们对于麦子的喜爱,除了赏心悦目的金色之外,更因为其具有洁白如雪的内瓤。作为细粮,面粉其在生活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用面粉制出的各种食品,既可大快朵颐,又可成为民族文化依附的最佳底垫。面粉文化的成熟,是否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成熟。对于这个课题,没有深入研究过,当然,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丰衣足食才是根本。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强求,一切随缘,那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了。

或许,农民在种植麦子的时候,还真没有想那么多。

其实,文化这种东西,有的时候也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对于麦子的收割,实际上并不陌生。小学课文里,多次出现捡麦穗的场景,也一直憧憬着能够在麦田里大展拳脚,亲自体会一下割麦子的喜悦。但是等到真正割麦子的时候,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割麦子,虽然并不是很累。但由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对于人的忍耐力考验很大,很多人在收割完麦子后,身上往往会晒掉一层皮,很长时间内缓不过劲来。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有股新鲜劲,或者出于对麦子的敬畏,有些人采取手薅方法,一来保证麦子不吊穗,二来地里也比较干净。由于薅麦子的劳动效率过于低下,后来全都变成用镰刀割了。割麦的劳动量并不大,较之玉米、谷子等农作物,杆细碎轻,很容易割掉。将一大把麦子搂到手里,镰刀沿着地皮一带,麦子便会顺从地离开地面,不用费太大的劲。干长了,一会就会割倒一大片。

割麦对人考验最大的还是天气。由于是数伏天,太阳达到了一年温度中的极致。炙烤着大地的同时,也炙烤着人的身心。汗会像水流一样从身上淌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如同涂了五彩,黑一道紫一道的。又不敢光膀子,尖利的麦芒会在身上刺出一个个红点,混合着汗水,分外难受。

当然,割麦也并不是一点乐趣都没有。割累了,可以坐在坝埂上或者荫凉处休息一会。一般情况下,都会从家里带一些水或者干粮、瓜果什么的。就着凉水,啃几口干粮,或者嚼一根黄瓜,都是无上的享受。若是只有小两口,则会更有情趣。麦浪、林带、蓝天为背景,两人有说有笑,仿佛连日子都充满了麦香。林子里鸟鸣不断,微风拂来,地里的麦香、菜香、林中的野花香扑面而来,疲惫瞬间消逝了大半。或者搓几粒麦粒,放在嘴里嚼嚼,闭着眼品尝大地的馈赠,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割麦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野鸡不时地惊起,向着林带从容地飞去。鸟蛋是经常见到的,一窝窝的,大部分没有破壳。幸运的时候,会遇到鹌鹑跳跃着前行,拳头一般大小,腿很长,走起来飞快,很难抓到。蟋蟀、蚂蚱是常见的小虫,伏在坝埂的草棵里,鸣叫跳跃。上帝是公平的,在赐予人类苦难的同时,也制造了无穷的生灵与之相伴。

等到麦子全部割倒,如砥的大地便如同铺上了一层金毡,很空旷,也很狂野。那金毡和着风,挂着雨,开始走入农民脸上绽开的皱纹,杯中荡漾的醇酒,桌上冒着热气的面馍。

那是与大地同在的温度,在天地间氤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打麦是所有环节中最累,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环。

起初,打麦子是用手摔。在光溜溜的地上,将一把把麦子不停地摔打,包在壳里的麦粒就会纷纷跳出,然后用手揉搓麦穗,没有摔出的麦粒就会彻底地脱出。当然这种古老的方法尽管损失很小,但是毕竟效率过低,随着机器的进入,人工脱粒就逐渐被机器取代了。

脱粒机是一台庞大的机器,从麦子进入机器到麦粒脱出,均成一条龙工序。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很高,没有七八个人共同操作是难以进行的。由于要求的人手较多,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三家联手,动用所有的人力,这样才能保证打麦子的进度。

我家和三娘家斜对门,关系也不错,两家顺理成章地合伙打麦。打麦的现场,两家十几口人全部上场,不管上了岁数的还是年轻的,都会主动找到自己的位置。年轻力壮的往盘上塞麦秸,一般都是男性。年轻女性负责将风口处的麦秸挑走,劳动强度不大,但是很忙活,一刻也停不下来。岁数较大的负责灌口袋。小孩也不闲着,将成捆的麦子抱到机器前。我和三娘家的大华接近成人,负责将挑出的麦秸堆成垛。

机器开动起来后,所有人都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干起来。满天都是尘土飞扬,秸秆乱舞。机器轰鸣声中,人的说话声根本听不见,只能凑到耳朵边大声嚷。所有人都将自己裹得严实,男人捂着帽子,女人围着头巾,尽可能地将头、脖子和嘴遮住,避免尘土和碎秸子的侵入。打麦子的场面还是很壮观的,机器如同一台怪兽,吞进麦子,喷出麦秸,流出麦粒,十几个人聚拢在它的周围,忙得脚打后脑勺,确实很震撼。

挑麦秸的活,一直是我和大华的专利,合作了很多年,配合得娴熟而又默契。大华将麦秸挑给我,我再将麦秸挑到垛上。大华是三娘家的老闺女,和我同岁,长得不错,一条大辫。每次见到我,都会含情脉脉地打招呼。三娘家曾经有意撮合我俩,但是父亲极力反对。大华初中毕业就务了农,我则一路顺风考上了高中、大学。父亲担心没有共同语言,影响以后的生活,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大华后来嫁到了邻乡,对象小她两岁,由于性格不合,几年后就离婚了。离婚后,大华去了大连,找了个岁数挺大的大款,后来又去了南非,再以后就没有了消息。我则顺理成章地毕业、结婚、生子,平平淡淡而又幸福地活着。

打完麦子后,每个人都如同从地里钻出来一样,满身的土和碎秸子。由于劳动量过大,很多人都瘫坐到了地上。暖壶里的水,早已被喝了个精光。有的人家,会带上一些青菜,如黄瓜、大萝卜、西红柿之类的,人们嚼着青菜,畅谈着今年的收成,那种惬意,不是当事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将一袋袋的麦子装上车,大伙满足地离去,打麦子就算告一段落。回去的主要任务就是洗头、洗澡,估计估计每个人都会洗出好几盆污水来。然后就是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然后躺在滚热的火炕上,美美地睡一觉,做个能够笑出声来的好梦。

小时候,能吃上顿面饭是很奢侈的。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全家总动员,吃上一顿猪肉馅饺子。那时候很天真,以为白面是大米产出来的。因为玉米磨出的面是黄的,也就想当然地认为,白色的大米磨出的面一定是白的。等到自己家终于开始种上麦子,并且美美地吃上白面馒头时,这种观念才得以从思想中抹去。

第一次吃上真正意义上的“小麦粉”馒头,应该归功于干大姑。她们家比我们早一年种麦子,属于村子里种麦子的先行者。用自家产的麦子蒸出的馒头,宣软洁白,嚼起来香味特别浓郁。干大姑是奶奶的干女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总少不了到场,比亲姑姑甚至还要亲。奶奶会看小孩,远近闻名。干大姑的女儿得了怪病,差点死去,连医生都放弃了,却被奶奶硬生生地救了过来。为了感恩,干大姑就认奶奶为干妈,一直走动不断。因此,大姑用自家麦子蒸出的第一锅馒头,自然免不了给我们送来一些。

家里的麦子打下来后,要一直储存到冬天,然后拉到碾米房去加工。村子东头倒是有一家,但是加工质量不佳,面不是特别白,可能还是机器不够先进。所以,很多对面粉要求比较高的人家,都去老哈河对岸的东六家存加工。当然,这里一定包含着对什么东西都要求完美的父亲。尽管到东六家路程很远,赶车需要一个多点,但是父亲还是坚持去远处加工。家里就我一个男孩,自然我要跟着打下手,尽管那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加工麦子的机器很长,也很复杂,俨然一台钢铁巨兽。将麦子从一头的桶里灌进去,在另一头的出粉口就能流出面粉。加工麦子可以两遍,想要面粉更白,还可以加工三遍,那就是典型的精面了。当然,麦麸子就会更多一些。我家的面粉全是加工三遍,看着面粉如白雪一样流出,的确有一种特别兴奋的感受。加工面粉不像打麦子那么脏,那么累,对于体力要求也不高,而且又极强的成就感,过一阵子之后,也就将来时的不愉快忘得一干二净了。

老家的土地稀缺,属于精耕细作型,因此,麦子不会种得太多,四五亩地足矣。加工出来的面粉,尽管只有七八袋子,也足以够一家人吃个一两年了。那时候,大米对于老家来说,算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稀罕物,一般人家吃不起,并且粮店里也很少卖,只有家境相当富裕的少数家庭能够吃得上大米。所以,在大米与白面这两样细粮之中,白面占据了记忆中生活的全部。家里人口多,上至老下至小,食物消耗较大。但是,勤劳家里的女劳力,还是习惯于用白面包饺子,每次都包两大盖帘,煮上满满的一大锅。包饺子是很费事的,没有两三个钟头拿不下来。那时,我在初中读书,中午不回家,需要带饭。别人带的是大米饭、小米饭,而我则带的是饺子。同学们很羡慕,我当然也很骄傲。尽管家里也很不富裕,但是为了我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家里还是舍弃了时间和精力,为我改善了伙食。

多年以后,尤其是自己成了家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当家的不易。每天无休止的工作,早已将锅碗瓢盆的光泽磨得浑浊。倒到床上,一会就呼呼睡去,哪有什么时间琢磨伙食,每天的主食倒是大米白面,却一点精细做的心情都没有。当然,也就更不能闻到从粮食里飘出的泥土的芳香。现在的人都变得很脆弱,尤其是思想,没有在土地上摔打过的人是很难有土地那种宽广的胸怀的。自己很幸运,毕竟曾经裹着家乡土地的风和雨摸爬滚打过。直到现在,自己的文字里始终跃动着土地的旋律,很鲜亮,很灵动,在那片起伏摇曳的麦浪,在那条浩渺飘逸的老哈河,在那永远魂牵梦萦的故乡。

相关专题:麦子

赞(1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