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胡歌一向以英俊帅气的形象出现,印象中的他似乎更像一名小生,勇敢侠义的李逍遥,痴情执迷的宁采臣,不放弃的地瓜同学。还有后来冷酷外表下埋藏柔情的宇文拓。光看这些形象他一个人似乎就可以代言古代新好男人的一千零一式。
但生活不是小说,不像电影,总是要接地气,露出真本色。可能每个人的人生一路走来都不会单纯平静一帆风顺,放大镜下没人能经得住细看,而作为男明星,除了作品,他的血性也是能体现他个人价值的一部分。
在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中,《辛亥革命》或许也算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在那个虎狼遍地而又英雄辈出的年代,在我们钦佩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之时,殊不知十年前也曾有一位少年在科举考试的考卷上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后扬长而去,那一年他13岁。后来他投身革命,披肝沥胆,一往无前,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而那年他也只有24岁,放在现在的他已经大四毕业或者研一了吧。这个少年就是一百年前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胡歌在影片里饰该角色。仔细看看林觉民相片,俨然就是一副小白脸的模样嘛,而胡歌也演出了他的风流倜傥。导演张黎或许能称得上好导演,每一小段确实拍的到位,演员的选择也恰到了好处。胡歌演绎的很好,演出了些许坏坏的公子气,这是演员自身带有的气质,亦是张黎选对了人。
1901年,多么遥远的年代,可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一年发生的大事:《辛丑条约》。这个天气啊,总算是太平了,歌舞又继续生平了。傲骨绝世的你,怎么可能安静的坐在那里享受所谓的“天下太平”?割香港,割台湾,偌大的中华民族受着这奇耻大辱,可悲的民众却不知在这繁华下的水深火热,你的热血在沸腾,国殇下的民族,作为优秀儿女的你岂能淡然处之,一颗火红的赤子心注定了你坎坷的拯救民族的道路。在异国他乡,看着日本明治维新后繁荣的资本主义景象,你仿佛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你开始了革命与奉献的旅途……
畅谈国内形势,有人悲观失望,甚至叹息流泪。中国已到危难关头,堂堂大丈夫,怎能空谈和啼哭呢!既然都是革命志士,就应该仗义执剑,以死报国,争取从根本上解救祖国,改变濒临危亡的现状。每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难道能够坐视和忍受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吗?
当你在水师提督衙门受审时,你拄着椅子,傲然屹立在张的面前,尽管你的脚已经在流着鲜血。面对张时的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讲世界形势,宣传革命思想。都让人为之振奋。剧中有一段你与张的对白,一句 “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台词好,演员演得更好,或许你去影院听二人的语气,去看二人的神态,肯定觉得更好。
我知道,自古以来,有革命就有牺牲,可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革命家在准备投身革命事业的那一刻,都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了。面对死亡,谭嗣同昂起高傲的头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乾坤”。从你参加革命的那一天,你是否把你的生命致之千里之外了呢?也是,刚烈如你,爱国如你,又怎会畏畏缩缩,贪图苟活呢。
当沉入水底的那一刻,你似乎看见了祖国又有了新的希望了你似乎已经看到了祖国的崛起,看到了祖国富强的画面……于是你笑了。
一颗流星陨落了,留下的是什么?对,是希望!
日后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真正的开始了,你所失望的清王朝也逐渐灭亡,此时的你应该会很欣慰吧。
林觉民的《与妻书》大家或许都有些熟悉,当年也没好好看书,自己尚是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的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现在百度来看,倒也觉得倍加感人。相比现代社会浮躁的爱情观,实在汗颜了几代人。在时代的大爱面前,似乎这些的小爱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小草,文人的他们扛起了枪炮去搞暴力死亡,傻不傻?疯不疯?
也或许他只有一死,才能以永远年轻永远理想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久的传为佳话,让我们记得那是满怀一腔热血的林觉民,也是为报国誓疯魔的胡歌硬汉形象。
人世间的爱姹紫嫣红,风情万种,一个情字可以让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人下地狱。但有一种爱卑微而无私,像深谷里的野百合,纯净又高贵。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