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尘埃里,捧一窗的清,浸透每个半明半暗的黎明。——题记
你走进幽深的古巷,细细地用目光轻抚每一个角落,一丝一毫也不肯放过。好久不曾来了,一切仿佛仍是旧时模样。
古巷,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曾用热腾的芳墨倾洒,只为描摹出她的几分韵香。
晶莹的雨从碧瓦青檐悄然滑落,惊扰了油纸伞下明澈的双眸,碎了一指丁香的幽怨。古巷中摇曳几分袅娜,画扇掩面的女子款款步。踏着青石板,远远便能听见磨剪子的人的吆喝声,清脆淳朴。绣针织出密密烟雨,素墙裂缝也渗着墨香。
只是在你眼里,什么纸伞,什么画扇,没有,这里没有。只有一段苍老的时光和藏得都快发霉的记忆。你凝视着巷子,她好像被埋在重重尘埃里,只剩寂寞与苍凉。你的影子,绘画在斑驳颓败的白墙。门前的石阶一层层绿染上了青苔。那厚重的门,推不开多少的往事。满身锈迹的铁锁,无法锁住你飞扬的思绪。你无奈地闭上双眼,缄默无语,只清泪两行。
你仿佛沉睡在这寂寞与苍凉里,旁人奇怪地看着你,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多么渴望回到从前青绿质朴的时光,那静谧美好的日子,在葡萄架下睡上大半天,一抬头便惊奇地发现青藤上绽放着一朵蝴蝶,翅膀一开一合的。可你发现一转身又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绚丽的灯光让你的眼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可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现在被埋在尘埃里的古巷,难道在过去不也是被埋在尘埃里的吗?
古巷,亦是人间烟火之地,又如何不会喧嚣?只是这喧嚣少了如今的汽笛声,人潮间的热闹……却是你看不见的丑恶,对他人的嫉妒,对世事的埋怨,对名利的纷争……都是你无法阻挡的人心的喧嚣。
回忆,美的让人心疼;古巷,安静得有些忧伤。在灯红酒绿间,你只想痛哭一场。倘若时光可以扭转,只恐你收获的只能是绝望。你早已远离了旧时光,古巷的寂寞与苍凉让你禁不住哀怜,想起过往,可你只能难忘,不能向往。
很多人和你相似着,早已厌倦了尘世,都渴望找一块净地,不再过多牵入尘埃,说得干脆决绝些,就是渴望隐居,更有甚者,企图步入佛门。可往往是人在净处,心依旧留于红尘,如此,那么,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注定会有喧嚣,注定会落下尘埃。
于是我轻轻地冷笑了。隐居永远是逃避者的最佳选择,佛身永远是尖嘴小人藏身的最好地方,诗词经纶,道理文章,往往不是出于圣人君子之口,倒是被其余各类人等说得冠冕堂皇。
人,身本无奈,唯有留于红尘,而心可与此外。不需临溪而居,以竹为伴,勤耕劳作,亦不必改以素肠,一身素衣,削发为僧/尼。心离红尘,眼中自会有花落轻舟,菊开东篱,对世间万千喧嚣自会淡然一笑,来去轻衣。
然而,倘若你依旧心系红尘,那么纵然你隐于世外桃源,也亦会生起硝烟,燃起烽火。就算躲入佛门,也难逃命劫,注定为己心所困。哪怕道理论章目阅无数,到头来依旧成空,难以自拔,没入尘埃。
行万山,越千水,风一更,雨一更,红尘深深。与万千浮华之中,我眼见着最净然的绽放,那是莲花浅笑的姿态。她清丽,可人,尘不染。诸佛皆以莲花为坐床,称之莲座。百花中也唯有此花,真正做到了心离红尘,素雅不失真。她如一滴水,入了人间,不与凡水比,却堪称清绝;她如一曲弦歌,最是天籁,净透人心;她如古旧书卷,历经尘埃,却墨香未减。连周敦颐也不得不对她满心敬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行于尘埃,不被繁华遮住双眼,不被世俗腐蚀入心。人,生来孤独,所有的修行都是智慧的找寻,所有的智慧都在孤独中痛而悄然。以一朵莲花的姿态,清浅淡然,喧嚣不入耳,尘埃不染身。
心离红尘,于是就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有意境者“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还有的,最是那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夜晚,和着月光,为自己调一杯孤独。无需在意夏风清淡的有无,无需去问月白的宁静是否凝成湿露。我笑人世烟火,杂声未歇,我等夜的升华,生的黎明。
文/浅墨善雪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