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谣
□墨未浓
民有怨积于胸,必一吐为快。若世风低下,言路滞阻,便群声鼎沸,民谣蜂起。
民谣,历史久远,大概有文字前就产生了。西周时,专有采诗官到民间“采风”,后经汉朝毛亨、毛苌注释,成为流传于世的《诗经》。《诗经》中风、雅、颂的“风”就是民谣,也是《诗经》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古代有许多人辑录民谣,明代杨慎的《古今谣》,清代杜文澜的《古谣谚》,都是流传于世民谣典籍。
数千年来,民谣之所以生命不息,延绵繁衍,流传广泛,主要是与民谣产生时代的社会问题关系密切。社会时弊、人际关系、利益往来、婚丧嫁娶、贪污腐败、暴吏横行等,都是民谣素材。
民谣是一种民声。民谣俗称顺口溜,没有固定格式,大多三言五语,反映一人一事一物。言简意阂,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支语片言,朗朗上口,喜怒无常,笑骂嘲讽。人们在充满希冀和热望中夹杂着困惑与迷茫、焦虑和激愤。
民谣是一种民情。民谣也是历史,无论褒与贬,都囊裹着社会背景,反映百姓心态,是民间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残留于民众心理的价值取向,是老百姓行为选择的集体记忆。
民谣是一种民间文化。不论粗与俗,精与美,都突出事物本质,看过即明,听了即懂,便于记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夸张逼真,形象生动。语言生动,合辙押韵,感觉亲切。朗朗上口,传播力不言而喻。
民谣是一种心态宣泄。民谣从一些人或许多人的情感中来,从看破红尘的冷静心境中生。人们对社会上某些存在不认可、不平衡,才编民谣,听民谣,传民谣。从虚无中击打实质,从本质中提炼精巧,讥讽起来毫不留情。
只要社会上出现问题、发生事件,就会立即产生民谣:
某市一个区委书记,将区委区政府机关搬到了远离大多数群众的开发区,为显气派,不但自己住进豪华大楼,还让检察院、法院搬离新建办公楼,分别在区委区政府大楼左右再建豪华大楼,使党政机关和多家事业单位欠下巨额债务。老百姓对此君奢侈之风和严重脱离群众行为不满,编出民谣:“左边审,右边判,中间夹个贪污犯。”不久,此君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刑16年。
某县有个未婚李姓女宣传部部长,上任后选中如意郎君,打算第二年结婚,听说明年是“寡妇年”,决定提前抢办婚事。结婚那天,二把手吴副部长亲自护送,途中婚车撞到树上,汽车损毁,司机腿断,新娘骨盆、耻骨骨裂,吴副部长口面部受伤,缝了七针。有人编出民谣,婚车车祸,损坏四样东西:汽车的前桥,司机的腿;李部长屁股,吴部长的嘴。
民谣,尽管有些片面、偏激,但隐含了一定合理成份和人们美好愿望,代表了部分民众的良知和改变现状的诉求,映衬了某种社会思潮。
上山下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要确切了解一个社会及存在问题,必须重视民间传诵不衰的歌谣。
民谣,记载过去,反映当代,昭示未来。一个没有言论的国家,是死掉的国家;一个只有一种言论的国家,是奴性十足的国家;一个言论自由、民声畅达的国家,才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当下,社会体制正处在转型期,市场经济尚未规范,计划经济仍有影响,社会财富流失,贪富差距拉大,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念产生冲突,腐败现象频发等,都是民谣产生的重要土壤。
历史上的涛天巨浪都由无数朵水花迸溅形成,重视水花,才知道历史长河是如何改变的。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