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一种是间接兴趣。事物本身饶有趣味而引起的兴趣,称之为直接兴趣,它是兴趣的低级形态,如游戏引起的兴趣。建立在对事物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兴趣,称之为间接兴趣。儿童对事物的兴趣,大多属于直接兴趣,成人对事物的兴趣大多属于间接兴趣。由于间接兴趣建立在对事物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所以它比直接兴趣稳定、持久,也比前者更重要。
我们应当据孩子的年龄,尽早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儿童期要多表现学习对象的趣味性,以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青少年期要多展示学习对象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兴趣有着强大的推动力,你若激发起了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你就是不想让他们勤奋努力学习都不行。
四、自信心使孩子勤奋。
只有相信自己经过奋斗能成功的人才会去勤奋努力,自卑心理严重,事事对自己不信任,认为自己努力也是白费劲的人会去努力吗?自信使人勤奋,勤奋使人成功,成功使人更加自信,更加的自信使人更加勤奋。这就是自信与勤奋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可以称之为自信——勤奋循环。我们只要把孩子们引导到这个良性循环中去了,他们自然就会非常地勤奋努力。
有的家长,经常人前或人后把“你咋这么笨”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是个聪明娃也要被他们说成小笨瓜。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指责,就是为了使他们有成就感,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越自信越易成功,越成功就越自信。这是自信与成功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可以称之为自信——成功循环。没有这个自信——成功小循环的实现,上述自信——勤奋之大循环就不会实现。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把孩子引到这个循环中去。要是让孩子进入了自卑——失败——自卑之恶性循环之中,那孩子必然会越来越自卑、厌学、懒惰。
五、自尊心使孩子勤奋。
人人都有自尊心,就是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人格上一定要把孩子当大人看待,要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小学生一般不会产生远大的理想,其学习动力主要就是自尊心在起作用。因为学习好了,老师喜欢,家长待见,同学高看,自尊心就得到了很大满足。人一旦失去了自尊心,破罐子破摔,不要了脸皮,就失去了教育的前提,就失去了积极上进、勤奋努力的动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倍加珍爱孩子的自尊心,要在此前提下,以此为原则对孩子进行教育。例如,多表扬少批评,人前不说孩子笨、不学习、不懂事等有伤孩子自尊的话。那些好给孩子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恶语相伤、棍棒相加的家长,实在是太没有一点教育知识和水平了。要想教育好孩子,必先教育好自己!
六、责任心使人勤奋。
责任心又叫责任感,是指人们要求自己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自觉心理意识。责任心强的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所应该承担的事,尽责尽职、勤奋努力以达到精益求精。因此,我们应早些对孩子们进行责任心教育,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就应该或者说必须勤奋努力地学习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孩子就应该尽其所能地体谅父母,为父母分担忧愁,为父母争光,让父母为自己感到自豪。这对孩子的勤奋努力很有帮助。
穷人的孩子所以早当家,就是由于贫寒的家境迫使他们早早地为父母分担家庭责任,这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智则国家智。若让孩子知道国家对他们所寄托的殷切希望而有忧国忧民的责任心,那么,就会对孩子的勤奋努力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七、意志力使孩子勤奋。
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若做得出类拔萃更是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因而,一件事情要想勤奋努力地一直做下去,必须得有十分顽强的意志,否则,就不会去勤奋去努力。没有恒心和毅力,既是意志不坚强的表现,也是不勤奋的表现。试问,真正勤奋努力的人会半途而废吗?许多人渴望长寿,却不想清心寡欲地生活;许多人渴望成功,却不想刻苦刻难地努力。只思努力不想结果,往往会有好的结果;只思结果不想努力,往往会有坏的结果。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