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短篇散文 > 正文

青春到处便为乡

时间:2012-12-06  阅读:784  作者:

青春到处便为乡》本是一篇散文,自从这篇文章闯入我眼帘便再也无法涂抹掉了。

作者说这是他台湾友人阿顿写给他的诗。未曾听说过作者,亦未听过作者的友人,又或许我还没有他们的经历,无法领悟到这句话中蕴含有多重的感情。

但正如文中所说,青春到处便为乡,写得真是骄傲、洒脱,有谁能把路过的每一个地方当成家乡去爱的勇气的人,便是有情人,便是精神的青春者。这种勇气不可谓不大,因为你要去爱,去生活,便意味着你要认识和接受它的方方面面:那不止是华丽和享受的一面,还包括它的琐碎、复杂、苦涩。

说不出这句话哪里让我动容,或许只是脑海里一点朦胧的意识,或许我还过于年轻,走过的地方还少,离家的时间也不长,还无法理解羁旅者心中对家乡与异乡的情感。就像无法理解张翰“莼鲈之思”,无法理解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无法理解洛夫的《边界望乡》那样。又或许是我过于洒脱,恰似***“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便也可处处为乡了。记得刚来学校军训的时候,一首《军中绿花》唱出了多少泪水,女孩子们分明在小声啜泣了,而男生们则一个个选择了沉默,低头拨弄着那已枯黄的小草,似在掩饰心中的不安。

第一次离开家要长期地生活在他乡,说不出家乡给我的印象,是那稻田,在那里拾过稻穗,捉过泥鳅;是那池塘,在那里采过莲子,摸过河鱼;是那森林,在那里摘过不知名的野果。是母亲臂弯里满天星光的心事,是父亲那如雷的鼾声书写着庄稼汉的传奇,是外婆细密的针角纳就那如织的憧憬,是和姐姐在夕阳下嬉戏打闹的欢笑。又或者是屋旁的铁路,蜿蜒着伸向远方。

小时候,上学要经过铁路,那时我在想铁路的尽头是什么?急驰的列车要把人们带去哪里?人们要离开家去干吗?从此,铁路便成了我对远方的憧憬。沿着铁轨望去,怎么也望不到尽头,踮起脚尖也望不到。而现在,我也成了列车中的路人,离家的时候,列车是要经过家门前的,每次都还来不及好好看看家乡,家乡便从眼前消失了,留下的只是记忆的轮廓。然后我就会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直看着:

窗外的风景

一晃而过

不会为谁而停留

因为我们都只是路人

又或者

她一直都在等待

因为每一处风景都是人们的故乡

在等待着游子的归来

于是,行囊长箫演绎了他乡的孤寂,关于故乡的梦,织了又织,碎了又碎。有人说,走过一座城市,除了脚步,什么都没留下。而在我读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铁路,不过已经废弃了。来学校一年多,也未曾去走过。不过,终于还是走了,踏上那熟悉而陌生的铁路,那是有一些年代的了。芳草已凄凄,铁轨也生绣了。边上的水牛正“哞哞”的叫,还有一个当地的居民在翻耕着那菜地。这场景是多么遥不可及又是多么似曾相识。用手触摸那铁轨、那枕木、那碎石,似乎有家乡的温度。顺着铁路的方向,还是一样,望不到尽头,但我想,那是家的方向。而这里,也是家。后来,我偶尔会独自去那铁路走走,久了就坐下,有时会点上一支烟,有点苦涩的味道,把自己的感情融进那青烟,看着它被风吹散,也许会飘向家乡,也许会飘向更远的他乡。

一年半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座城市,有她的繁华美丽,我会享受;有她的琐碎苦涩,我会品尝。因为我不仅仅是个旅客,转眼就可离去,我要的是生活的全部,便要学着去接受,去感受她的点点滴滴。去衡山,领略她的巍峨博大;去石鼓书院,触摸她的历史人文;去抗战纪念馆,感受她的悲壮坚忍;去湘水河畔,濡染她的水意深沉。去贫困山区,托起梦想的翅膀;去敬老院,抚慰一颗颗沧桑的心灵。

作者曾在北京生活了五年,最后在北京找不到北京,而我,将要在这里生活四年,将会在这里找到家乡。不知三年之后,青春又要到往何处。青春到处便为乡?我还不懂,但我肯定,终会懂的。那时到往何处又有什么关系呢?我问自己。

相关专题:青春 家乡 铁路 无法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