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优美散文 > 正文

春游奇香园记

时间:2012-06-04  阅读:1359  作者:水含笑

很早就听说奇香园的美丽了,一直没有去欣赏。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一直没有约上几个合适的朋友。碰巧今天周六,一个朋友约去他家里玩。茶余间,有朋友提议说要去奇香园看樱花,正好可以圆了这个夙愿。于是搭着朋友的车,便兴致勃勃的一块去了。

进了奇香园的后门,一座壮观的茶楼立即吸引了眼球。茶楼傍山而筑。高高的石阶、迂回的道路、葱郁巍峨的山林、磅礴的巨石,尤其是墙壁上醒目的黑艺体“茶”字,一种厚重而浓郁的茶故乡文化悄然间扣动了我的心扉,唤起了往昔的记忆。

那还是在读大学时的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位室友的QQ状态写着这么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请打二两酒来。看上去,挺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不知不觉间记住了。 后来,在读关于介绍贵州文化的一些资料上,发现这副对联竟然出自家乡晴隆县城“莫忙亭”,为明朝安南卫总兵邓子龙将军所题。而且还有一段历史趣闻:邓子龙驻军安南时(今晴隆),十分仰慕和推崇晴隆绿茶,便在城郊鸦关(今24道拐)古驿道木鱼坡旁建造“莫忙亭”,提供过往行人饮茶歇息。他亲笔书写的对联贴于亭柱上,使得“莫忙亭”雅趣横生,一时间,亭内高朋满座,生机盎然。

自此,家乡的茶文化在我的脑海里有了一些底色。

大学毕业后,我到了浙江嘉兴工作。那里的茶文化比较浓厚。工作之余,大家都喜欢去喝茶。或来一杯桐乡菊花茶,或来一杯西湖龙井,然后大家聊天天。

可每一聊到各地的文化,我时常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总觉得属于贵州的文化太少了,特别是缺少一些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族特色文化。他们大多只知道:贵州黄果树瀑布闻名遐迩,茅台酒驰名中外,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除此之外,了解甚少。还记得,曾经有一位同事,一本正经地问我:贵州是不是贵阳的省会?真让人哭笑不得。

在聊到各地的喝茶习惯时,同我所到过的其他地方一样,他们那里都是泡茶喝,而我家乡则是煮茶喝。当时在想,这样的喝茶方式是不是太落伍了?而且喝茶情形往往如此:灶门前,向一堆火、烧一壶茶、亲朋好友摆家常;喝一碗酒,吃几口菜、边喝边聊到三更。不,这是家乡的茶文化!

渐渐地,家乡的茶文化在我的脑海里有了一些轮廓。

后来,在一次回乡的路上,看见路边的一幅宣传标语,上面印有一颗茶化石。据了解,这枚化石于1980年被科研人员在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发现,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

自此,茶故乡在我的脑海里有了一些沉淀。

家乡的茶,属野生甜茶,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由于不易种植,因此,相对稀少。据了解,这种茶,内含有较高的茶多酚、甜茶素、硒、锗等物质。喝起来微甜。除具备普通绿茶的功效外,对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防癌、牙齿疾病等有一定的药效。

在家里,每到清明节前后,妈妈总会去摘些茶。摘回来,用清水洗干净之后,就放在大铁锅里炒,炒蔫了,用簸箕或者其他什物摊着,稍冷,用手揉,或捏成鸡蛋大小,或不捏,然后晒干,上好的茶就做成了。家里有客人来,生上火,在大茶罐里加九分满的水,待水烧开后,撮一撮放入茶罐里,煮五分钟左右,用茶碗倒出来,热腾腾而清香、黄铮铮而剔透,喝起来清凉舒润、香甜可口。

正当我还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一个小女孩突然大声叫道:‘多美的樱花啊’,一下打断了我的思绪…

穿过长桥,沿着河床上游的石板小路前行,一路樱花、桃花、迎春花、山梨花簇拥争放;两岸的松林、竹林、香樟林,在阵阵春风中轻吟着春的恋曲;朱红色的凉亭、楼阁,在夕阳熔金中诉说着久远的故事;而不远的将军峰,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抑或在思念着梦中的姑娘吧……

相关专题:朋友 家乡 贵州 文化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