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too short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with regrets。 So love the people who treat you right, forget about the ones who don\'t and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If you get a chance, take it。 If it changes your life, let it。 Nobody said that it\'d be easy, they just promised it would be worth it。"(Author Unknown)
——题记
当争艳的花瓣开始飘零飘落,当第一缕暮春的阳光洒进教室。
春天的结束带来莫名的恐慌,后来我想起,中高考已经把不少人逼到了墙角。
又是一年风起时。
远离重点中学那种“肃杀”的氛围,身处他乡,我对中高考并没有什么感情。只有朋友的 “呼救”声让我感觉到那种“切肤”的紧迫。
趁着最后一点春光,趁着考SAT前仅剩的闲暇,临窗而坐,写这篇文章纪念自己的付出,并藉此安慰正要奔赴前线的战友们。
出国不是逃避。
听过国内的孩子不停抱怨上学太累,言辞之间显露对留学生的羡慕嫉妒恨;看过身边的留学生奋笔疾书悬梁刺股,恨有家不能回。
人能做的最蠢的事恐怕就是不断羡慕别人了。
如果现在你仍然坚信出国就是对繁重学业的逃避,告诉你,不是。
不否认有孩子出国来混的现实。但是请勿忽视与之共存的另一条事实——出国来混的孩子就是因为混才出国的。这种“混”跟背景时空无关。在中国,若想混你大可混,去过“滋润”的生活。如果你想放弃人生,或者你老爸有大把大把你不想珍惜的钱,不必费计划出国的心思了,这种“镀金”只是荒废时间财富和精力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并没有什么大不同。
但是我把大部分的留学生归在另一类——好学生。请记住,此刻埋头苦干的孩子不仅在中国,还有另一时空的我们。
学业。学业。
北美,欧洲的理科简单吗?十分简单。九十分难。所谓的简单,课程内容。所谓难,思维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解题方式。暂且不说专业术语,(尽管化学课你连烧杯叫什么都不知道,数学课你不知道等比数列,物理理解不了摩擦力)这些杂七杂八的“方式”就能硬生生的把你的分数从100拉到70。有太多太多要去适应,要去改变。
文科呢?这是才是真正让你流泪的科目。曾自嘲,连鲁迅孔子都还没理解完,莎士比亚又来插一手;连中国历史都还没理清线索,全球的都挣扎纠结在一起了。最终有一天在梦境里用着他乡的语言嚷嚷着罗密欧的浪漫。
不想学的人,永远每天没有作业;刻苦的人,依然如在国内般学入深夜。
不是没有负担,只是不同形式的负担,有时候,你看不见罢了。
知道吗,其实有一条你已经听得耳朵长茧的老调调真的是全球通用的——知识改变命运。
一位恩师说过一句至少改变了我这十几年人生的话——学习是你能做的最轻松的事。
想起蒋方舟描述的她高三时候的生活,诚然,每个传奇背后,流的汗我们总是看不到。若有时候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那是因为还没有到回报的时候。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可能从很多不同方面影响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想指出那段令人心碎的对话的一个错误:
“我敢跟你赌,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啊。”
“嗯。”
“你不相信啊?”
“我相信啊。”
“相信还那么用功读书!”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经历。”
读书不是徒劳无功,你多学一点,未来就多开一扇门。人生中没有一件事徒劳无功。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的一样,回头看,所有的经历都是一个一个点,连接成你的人生路。过去的经历塑造今天的你;此刻的努力成就未来的梦。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