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那一年,安如18岁,在G大念大一,谢安是她的同班同学,北方男子,却少有的沉静内敛。
安如,外表并不像她的名字那样安静如处子,疯疯癫癫但内心敏感。
她是这样与谢安有交集的,“嘿,你的小说写得不错,没结局?”谢安谦虚的回答了几句,表示结局是有的,只是没有上传,“如果你喜欢,我传给你吧。”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识了。谢安的小说的确写得不赖,全要归功于他平时的博览群书上,当然,他并不像一般男生那样沉溺于网络小说,他跟安如谈《百年孤独》,谈《追风筝的人》,倒发现两个人看过的书都差不多,颇有志同道合的意思。
在安如迷恋安意如的那段时间,谢安刚好发现了白落梅。
“嘿,张小姐,你知道吧?”
“张小姐,是张爱玲?”安如一直想看张爱玲的书,每次都因为莫须有的原因而搁置,一直觉得遗憾。
“嗯。”于是谢安成功的把白落梅的《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介绍给了安如,她激动的捧着这本关于张小姐生平的书,在他面前摇头晃脑的笑着。书是谢安买的,扉页的名字写得荡气回肠,“倒有一手好字,”小A夸到,小A是安如的闺蜜之一。安如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连她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大约是作为一种礼尚往来的意思,安如把自己的《陌上花开》借给了谢安,其实之前谢安有说他不喜欢借别人书的,他都是自己买书,作为收藏。“我这里有安意如的书,我打算借给你,你觉得咋样?”这样自己主动提出来倒有些强加于人的成分,但没想到谢安爽快的就答应了,“好啊,我对书一向是涸泽而渔的。”安如虽然觉得他这个成语用得不太恰当,但还是开心的笑了。
她分明知道谢安没有借书的习惯却提出来,不能不说是故意的。有时候故意往钉子上碰,并不是真的自取其辱,只是想证明自己不会被拒绝的信心。
Part 2
五一假过后,好多人都推迟了返校时间。
周三的微积分课,安如刚一坐下,小A就凑到她跟前说:“谢安怎么没来?”
“他回家了。”安如把课本拿出来,顿时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劲,小A张着不可思议的嘴巴望着她,笑得特阴险,“说说,你怎么知道的,有什么情况?”
安如这是随口一说,没觉得这是什么秘密之事。
上周末她蹲踞在电脑面前切西瓜切的眼冒金星,突然蹦出个对话窗口,“我回家了”,谢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时,正在家里把西瓜啃的落花流水。结果第二天两个人都拉肚子了,谢安当然是因为啃西瓜,安如就莫名其妙了,两个人还非得为谁先拉肚子而辩论一番,最后是安如胜了,因为谢安自觉是在狡辩,虽然他一直强调狡辩并非纯贬义之词,还是被安如无情的宣判,“您输了”。
安如想到这里,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小A表情怪异的望着她,更觉得有问题,这时候小B也来凑热闹了,“对丫,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的。”这句话说的理直气壮,虽并非是秘密之事,但分明有一种被区分对待的优越感。
就像人们常常会搬出一个人的小秘密来炫耀自己与这个人的关系。比如说,“他喜欢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只加半匙糖。”说这话的人,大多只是为了让自己与所说之人的关系在一群听众间脱颖而出,表现出自己与此人关系非同一般。
“那他怎么不给我说呢,我还比你早认识他勒,那次班级出游我就和他分在一个组……”
安如手中的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老师走进教室,开始讲课。“捡笔啊!”小A碰了一下安如,小声说。
而安如发了整整一节课的呆。
Part 3
谢安的QQ签名是这样的,落叶,那一瞬间,记得,多穿一件。这些话,分明是对一个人说的。安如突然就想到小B的网名就是落叶,一直都没变过,有一次她还跟安如炫耀说有个男生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落叶归根的意思。安如一直想,如果小B与谢安并无交集的话,那么落叶就只是落叶,或者另有其人,那有什么关系呢,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那个人是小B就不行。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