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微风阵阵凉,阵阵忧思阵阵伤。思绪变得越来越飘渺,越来越模糊。我走进了那曾经金黄色野菊花滚滚的草地上,太阳照射在上面,散发着温暖的淡香。而我穿着布鞋在里面走着,不知道是绿油油的旷野将我笼罩还是似曾飘来的野菊花将我包围。我在体会着大自然的恩赐,风儿吹拂着我的发,吹动着金色的野菊花浪滚滚,偶然一抬头,见到一只不知名的雀鸟飞过,缓缓地又扎入这块草地,飞快得消失在我的眼际中。
脑海里想着遍地野菊花的样子,偶然想到了梵高的《麦田与乌鸦》,黑云把蔚蓝的天空染成了黑色,在一望无际的压抑环境里,一群乌鸦结伴而飞,狂风席卷着麦田,麦田努力在风中站立着。麦田与风的搏斗,如同人与命运的抗争。在梵高的随意粗放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画家内心的不安于狂躁。我们似乎能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黑云、乌鸦都是画家心情压抑的意象,而被风吹的麦田则是画家不安的心理。
而与之相反的是一个叫天涯的爱好摄影者的作品《菊花》。碧蓝的天空,太阳通过云层暖暖的照射到大地。在一片长满金黄色的野菊花草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远处的几颗树像哨兵一样守卫着这篇金灿灿的土地。看到这幅图片,我们仿佛置身在其中,连呼吸都是甜的。我们躺在天地里,望着蔚蓝的天空,旁边仿佛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
看着一地金黄色的野菊花,守望着金灿灿的希望,那是多么美丽的场景啊!我又想到了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一朵朵香菊在院子里安然绽放,娇美的花蝶在花丛中翩翩跳起不知名的舞。早上雾气渐渐散去后,在那金色的阳光下,陶渊明扛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幽幽的菊香与他左右陪伴,田间的耕耘给他自给自足;闲暇时,便用清泉之水沏上一杯淡淡的菊花茶,独自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依相伴,其乐无穷。不得不说,陶渊明的确生活得很自由自在,他时刻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超然与豁达。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的他,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槛菊愁烟兰泣露”以写小令见长的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无独有偶,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满地凋零的菊花为剧中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做了衬托和渲染,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菊花,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有思念远方丈夫,顾影自怜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哀叹个人命运,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中对菊花的细致的描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仅只是一首《问菊》,一个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便渐渐浮现读者的眼前。《问菊》不仅仅是林黛玉的一首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诗,更是一首与菊花进行着心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的诗。
我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在脑海里回想着这首诗,我仿佛能感受到阳光照射在身上的温暖,似乎大片大片的野菊花遥看着,默不作声,她们可能一辈子也不被人注意,但或许有那么一天,被暴风雨折断翅膀的雄鹰掉到野菊花身边,她的幽香将使受伤的心得到慰藉,她的顽强将给失神的眼睛带来启示,她也许错过了明媚的春天,也许错过了繁华的夏天,她不为自己的卑微而悲伤,即使寒冬来临,她也会欣慰地告别自己的伙伴小草,并把淡淡的幽香留给后来者梅花,面对洁白无垠的世界,我想她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