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雅赋网 > 散文随笔 > 经典散文 > 正文

君子之风

时间:2012-03-07  阅读:1362  作者:第五季之石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题记

高尔基说:“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所以我也就带着我的思索,聆听这如歌的岁月,感受这君子之风。透过重重的时光枝叶,这风拂过我的脸颊,心中有些微微的凉意。

无垠兼爱

君子如同幽幽兰香,虽时光已走远,然萦绕身旁。

墨子曰:“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虽同说是爱,孔子讲以礼爱人,而墨子泽爱世人。我后世者也不敢对孔墨两位先贤之爱的优劣加以妄言,但我偏爱墨子之无垠兼爱。芸芸众生,每个人都甚为不易的来到世上,纵使有权力的大小,身份地位的高低,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应有其尊严。我们都知道古代等级尊卑十分严格,但墨子就走出了这一束缚,普世济人。或许因为他出生于平民之家,所以他更了解底层的苦难,他也就更能身体力行。

战国时墨家虽一大显学,但极少被政府采纳,只能在民间流传。不光如此,随着战国这段历史的结束,墨学也无人传承了,这是为何?同为显学,儒学却又为何遇挫愈新呢?可在我看来,墨学更有普世性啊,为何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不去接纳它呢?或许吧,一种思想的传承不光要有其对百姓的意义,也应该有政治的作用,就好比儒学。

虽然墨学无人传承,但墨子可能会同意孔子这样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仁爱者不忧于此。

临风把酒

君子大类未琢之璞玉,虽素,然洁。

靖节歌曰:“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陶潜的诗篇传唱至今,不绝于耳,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弃官归隐,对桃花源不懈的求访,对淡然临风把酒的坚守等等,今人依旧羡慕不已。当下,世俗纷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汹汹物欲,吞噬了多少人的良知。有多少人为了金钱、权力,抛弃了道德,贱卖了人格。然而这些人却又想学陶潜,我觉的甚是可笑。我有时在思考: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了陶潜呢?他有着坚守的孤寂,有着一盏泛着黄晕的油灯伴其到天明的伤感。恐怕这是那些追求过分物欲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绝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虽然我们都无法否认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也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但是愁在其心。他那满腔的抱负将伴其终老,知音难觅,痴痴一人,独奏“高山流水”。我还记得宋朝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可能濂溪先生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吧。但我想说的是:“时代中需要有耐的住寂寞的人,不然过于喧嚣的世俗人有谁来拯救呢?”

菊香淡淡,衣袂飘飘,虽素然洁,知者不惑。

美人思慕

君子好似灼灼光芒,虽人去,然灵魂未灭。

三闾大夫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子一手持剑,一手微攥,彳亍于汨罗江畔,颜色憔悴,陷入深深忧思之中。他将其血泪都献给了他深爱的楚国。他用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来控诉这个世界,且绝不妥协。有人劝其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他却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的回答来维护其高洁的志向。一首《离骚》道尽爱国之情,纵身一跃捍卫自身尊严。

相关专题:君子 灵魂 传承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1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篇散文心情散文抒情散文爱情散文伤感散文优美散文经典散文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