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张从耶路撒冷寄来的明信片。更准确地说,只是一张贴了邮票,盖了邮戳的照片,是几年前小叔游历巴勒斯坦时寄回来的。照片上是一位神色哀戚的犹太妇女,她手里紧抚着旧约圣经,目光虔诚而坚定地注视前方,眼角似乎有闪光,嘴巴微张。我猜测她在诵读圣经。照片背面是小叔写的几句话:
她在唱《金色的耶路撒冷》,我问她为什么不唱《希望》,她告诉我“《金色的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歌,只要我们心中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朝着东方的眼睛还注视着锡安山顶,我们就将永远铭记《金色的耶路撒冷》”。那一刻,我才真正地体悟到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的确,犹太民族终究是个有梦想的民族,他们为梦而来,他们跟随大卫王,擎着大卫星旗,用他们的鲜血筑成他们心中的圣地。我不禁想起《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场景,一大群将被送入毒气室的犹太人,他们面对圣山的方向,唱着《金色的耶路撒冷》,也唱着他们世代传承的梦想。
在耶路撒冷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年轻的姑娘小伙扛着枪,保卫着他们的故乡。不可得知他们个人的梦想,是想迈进近在咫尺却终也到达不了的希伯来大学学习,还是想去世界的其他角落看看不同的世界,抑或者单纯地享受亲人的关爱。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们青春飞扬的时刻,有着守卫耶路撒冷,守卫和平的梦想,他们担起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寂灭的梦想。
以色列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建国至今不过 60 余年,但是犹太民族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与梦想。当矛盾相互交织,因为有梦,因为年轻,所以要争,争一块土地,也争一份精神的寄托。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大概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可是长久以来的巴以冲突,加之数次中东战争,却使他陷入“战乱之城”的境遇。也因此,这个被冠以古代西方中心的城市,这个在天圆地方学说中被认为支起整个天空的城市,这个从古至今被刻以梦想符号的城市,如今却失去了“耶路撒冷”的真正含义。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组照片,交战一方破坏了与战协定,将炸弹丢进了一座清真寺。而摄影师恰好在那一瞬捕捉到了在寺内避难的妇女儿童的惊恐的表情。这组照片深刻在我的脑海,使我想起一首诗:
“请不要以我们的名义,
发动无穷的战争;
请不要为了土地,
让更多民众死亡,
让更多鲜血流淌;
请不要以我们的名义,
侵略别的国家,
将炸弹袭向平民,
让更多儿童面临绝望;
请不要让历史
——以无名者的墓碑写就”
在此刻,在我的青春还飞扬着梦想的这一瞬,我真想去那个古老又充满宗教色彩的三教圣城看看。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去轻触她清瘦的脸庞,去慰藉她早已风干的泪水,去问一声:“耶路撒冷,你还好吗?”
我不是犹太人,或许我一生也无法理解犹太民族因为向往和平而打破和平的矛盾,永远无法感受他们手抚哭墙,面向苦路的最深沉的痛,但我能感受和平,能同他们一样祈求和平。我的梦想,只关乎耶路撒冷,只希求它能成为真正的耶路撒冷。
我愿戴上黑帽,轻诉圣经,将我内心最深处的梦想写在纸上,塞进哭墙的石缝里;我愿用手细细抚摸那一段苦路,在每个站头问候第一个遇到的人,到了第 6 个站头,我会告诉她我内心最深处的梦想;我愿注视着圣山,顶礼膜拜,轻唱《金色的耶路撒冷》……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