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劫救
青春深陷其中,在劫难逃。
人生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似乎这个问题放在一个十几二十岁年龄的角度上来看,显得尤为过早了点。事实也是如此,类似在这一个年龄的人,却也在或是朝气蓬勃,或是多愁善感的季节中思考:这样的努力,到底是为了谁?从小就被灌输的“努力学习观”是否已经“坑蒙拐骗”了我们?答案无法言说,也难以言说,只是现在懂得了: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
一场青春,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青春,却会被人们认为是落伍的桥段。
毫无理由的,青春,是自私的。
自私的青春。这种说法已然无可考究。每个人都奔走在自己的青春,忙于自己微凉的感情,身边的人,的事,似乎已经与自己隔绝。但人还是在心底里存有一丝良知的,于是他们便又会为了那点可怜的良知,万般的寻找借口:青春是场战争,自己这边还未结束,对他人,也是爱莫能助了。也因此,那弓于箭的话: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自然也被遗落在了角落里。不闻多年。
但是值得庆幸的事,至少在有些时候,现在所谓的青春,还会维持在一种自以为是的真心情谊的局面,那些“淡如水”的结交,早已被如今的物质洪流冲离了原来的航线,就连是自以为是的青春也一样。本以为自己逃离了人生的圈套,精疲力尽的时候,另一个更为恐怖的陷进却已无声无息的将自己笼罩……
一切,终将是难以逃脱;
一切,终将只是次闹剧;
只是供人饭后谈笑,仅此而已。
又似乎有些时候后,青春却是一个人的坚持,如同戈壁上被风沙吹打的胡杨,也如同那扇暗门前的赛伯勒斯。却不知,坚持过后,又是一场不公平的交易。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坚持,会受到不同的冷暖。人们对于胡杨的赞美甚至超过了西方人对赛伯勒斯的恐惧,但自己却宁愿相信人们的恐惧是源于对那扇门后的未知世界,而不是对他可憎的外表。
而如今这种深入骨髓的对未知的恐惧,也被套用在了青春上。
对于未知的青春,总是会感到恐惧。
很多时候,会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想到流浪,然后灵魂深处的颤栗便会汹涌,给人无可名状的憧憬。天性,这是我后来才想到的一个词,也是在后来我才明白,流浪,原来也可以成为一种天性的,但这也就解释了曾经为何会子虚乌有的会冒出的流浪想法。原来,一切只是天性使然,那么,我是否也应该把青春定义为人的一种天性,一种无法逃避的天性?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很长,很长,没人能回答。
这也是我,将在事后知晓的。
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看戏,但我不爱看,就溜出去和别的小孩一起玩。那时我不懂,几个白脸花脸的人物在台上唱高调,舞花枪的有什么值得看的。但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也只是叹息着摇摇头,却什么也不说。现在虽然还是不能体味那声叹息的寓意,却起码知道了“人生如戏”这组词,只是有些不解的是,“戏”的真正含义,人到了中老年了才明白,但为何类似青春这一年纪的人却早已学了个七七八八了,戏台上一张花脸变了又变,只是不知演的是“戏若人生”还是“人生若戏”?不过不管怎样,我想,倒是会开始同情他们了。
最近开始频繁的接触到了“惆怅”“悲伤”“悲剧”……类似青春疼痛的字眼,于是我开始怀疑,这座死气沉沉的城市,是不是全世界所有可以令人感受到伤心的词都聚集在了这里,他们在此出生,在此生活,直至野心勃勃的将整个世界吞噬,不留余地般的毁灭;但后来,传出那几个字眼的主人们又告诉了我一些类似“香樟”“繁华”“激动”之类的充满生机的词,又将我这极为反动的梦扼杀在了摇篮中,同样的不留余地。
呵,连它们也会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