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篇文章《我们拥有孩子多少时间》,看后很有同感和共鸣,也很是感慨——拥有亲情的时间如此短暂。该文章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抽出了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学习,做亲子游戏等活动!
看看文章,再看看挂在墙上父亲的遗像和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已年逾古稀开始显出老态的母亲,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作儿女的拥有父母多少时间呢?
小时候,懵懂的我们知道要拥有父母,想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想要得到父母的拥抱,想要寻求到那一丝的宠爱。可那时候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时,父母早早上班去了,早晨是一定看不到父母的面,晚上母亲下班了忙于家务,父亲下班后在菜园里忙于劳动,我们放学后帮着挑水、扯猪草、到园子里摘菜。我们帮着干完家务就忙于写作业,家里每个人都好像很忙碌。父母好像从来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他们手中好像总有作不完的。那时真想父亲和我们一起做弹弓、做木枪、木剑、做高跷,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成了奢望。印象当中,小时候的我好像从来就没有像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孩子们那样与父母温馨地进行过交流。父母与我的交流仅限于他们对我的叮咛与嘱咐:好好学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此外,除了他们忙碌劳动的背影,没有更多的语言。少年时想拥有却不能拥有。
读完初中,我就去县城读高中了。出发时不仅没有半点舍不得离开父母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解放的感觉,终于不用被父母管了,有一种当家作主自己可以做主人的味道,于是首先是半个学期回去一次,再以后就是一个学期回去一次,还没有走到乐不思蜀的仙境,就已经没有思念家乡的心思了,假斯回到家后,我们长大了,父母也不好管了,我们就有点“权利膨胀”了、开始是白天呼朋唤友,东游西逛;晚上在同学家胡侃海聊,晚了就不回去了。对家的依恋越来越淡薄,心情好会告诉一下父母我们去哪里了,心情不好,拔腿就走。一个假期没有几天是陪着父母度过的、这时候的我其实一点也不想拥有父母,反而期望有一天父母走亲戚去了不在家,好让我们在家大闹天空,胡作非为。青春期,我们不珍惜拥有。
一眨眼,到了大学,我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好像真的有“天之骄子”一样,伟大的理想,造福人类的抱负充盈着头脑。除学习之外的时间全部忙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再有时间就是花前月下了,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头脑里已经没有多少父母的影子。我们可能会给远方的同学写上十几页的信,将思念之情带往千里之外去融化,也不会想写一页短信告诉一句父母我们平安;我们可能会为如何给心爱的恋人买一件令他惊喜的礼物费尽心思,冥思苦想,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为母亲买一支随处可见的护手箱,涂一涂那粗糙的双手;买一双薄薄的手套,保护一下“烛下缝衣,月下穿针”为我们做衣服、做书包的那双手。长大时,我们忘了拥有。
很快毕业了,工作了,“工作忙”成了我们最好的借口。我们有时间陪领导喝酒、唱歌、应酬;“哪怕伤身体也不愿伤感情”,一声召唤我们就万死不辞了,一句轻轻的表扬就可以让我们赴汤蹈火了。可我们就是腾不出一分钟的时间来摸一摸父母的手冷不冷,问一问父母好不好,看一看父母的眼角那思念我们的眼神。其实我们在歌厅狂吼而晚归的时候、在我们洒精中奋战的时候,父母的心一直都在牵挂着忙碌的我们。而在高亢疯狂的歌声中、在燃烧的酒精中,我们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父母和父母那无尽的牵挂。
老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能牵住“浪子”的估计只有那“温柔乡”了,走过疯狂、走过冲动,于是娶妻生子。原本游离的目光,就全部聚焦在了老婆和孩子的身上;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回归了家庭。不到节假日我们一般不回家看望父母的。即使回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时带着孩子,走时却增加了许多东西,那是父母为我们准备的吃的、用的。离开父母时,偶尔会良心发现地对母亲说句“妈妈,你又长白头发了”,“爸爸,少做点,多休息”的话语。其实那一丝弱不禁风的牵挂,随着汽车的发动,就留在了家乡树梢的那一片叶子随风飘荡,并没有被我带走多远。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