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心里不自觉就会有这样一副画面:漆黑的夜晚,在你熟睡时,母亲靠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远行的游子细细密密的织着身上的衣服。也许墙上印着她几度摇曳的身影,也许她多次含着渗血的手指头......但母亲依旧坚定的用一针一线缝补着思念,默默的奉献着,却极易被人淡忘。
现代社会的我们,母亲倒不再用亲手为我们缝制衣服,但她会忙完工作后默默走向厨房、会千里迢迢给你送一碗汤、会在你开学那晚把你晾干的鞋子系好鞋带……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衣服的缩影呢?我想,我们不应缄默在每一次的忽视,也不应止于某一刻的感动,而是常思袍中线,报得三春晖。
说起这个,我就得提一提我的奶奶了。为什么不是母亲呢?因为在我还是几个月大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不幸离世,而我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我对母亲所有模糊的感知,都是在奶奶身上得到的。小时候,我觉得奶奶是一条严厉的鞭子。那是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汗水,是送我去学校时坚定的转身……我不断的忤逆和顶撞,可都在鞭子落下的时候,随着奶奶和我的的眼泪蒸发。长大后,奶奶是一件温暖的冬衣。当我离开家里到更远的地方求学,奶奶的菜园便种满了我喜欢吃的菜,在我回家的时候悄悄进入我的碗里。在书海的溺亡中,思念疯长。往事一幕幕回放,我恍然发现,过去的影子,倒映着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干农活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和爱惜粮食的意识,从小的学习让我有了独立和良好的成绩……然而,我现在才懂得奶奶的苦心。奶奶手里的线早已经为我缝制了一身铠甲,保护着我乘风破浪,不断前行。此时我才注意到奶奶满头华发,皱巴巴的皮肤和瘦削的身体。很多岁月,我却没有留意这些经年的缝补,也错过了太多感恩的机会。只是不断地闯祸,不断的长大,不断的走远,奶奶一直支持着我,却也一直滞留原地,或许也在看着我的背影悄悄泪湿眼眶。
当我意识到我需要迫切感恩时,我已经离家越来越远了。我无力地,无法面对面表达我的爱意。但一切尚来得及,我抓住一切时间的缝隙,在电话里迫切的分享着我的欢喜,见缝插针的透露着我的思念,在为数不多的假期里,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奶奶,从早到黑,从天南到地北。
借此机会,我想对大家说:别再忽视亲人对我们默默的奉献,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追悔莫及。及时感恩,从现在就开始,常思袍中线,报得三春晖。
阅读感言